穿越黑山头/江前进

      北朝民歌《木兰诗》有云:“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公元429年,《北史·蠕蠕传》:“车驾出东道,向黑山。”

      黑山头的蒙古语称“哈拉陶拉盖”,它位于额尔古纳市西南45公里处。

        黑山头最为出名、最具特色的就是骑马,这里有呼伦贝尔大草原最为专业的马场……

      游客来到这里,可以自行选择。三五分钟,在马上摆姿势拍照,叫体验;沿着草地到达附近的额尔古纳河再返回,约摸一小时,名为穿越……

      2020年8月3日上午,黑山头马场的工作人员上下打量了我们这个旅游团的一壮实小伙子—大二的学生,力劝他骑马,顾此失彼口不择言地称能减肥。

      一听此言,妻子眼睛发亮,指着我,问道:“能消肚子吗?”

      工作人员认真地瞅了我一番,然后坚定地摇头:“一趟恐怕不行!”

      我伸出右手,笑嘻嘻地道:“五个疗程怎么样?”

      惭愧,这样的对白应出现在养生堂,实在是有负蓝天白云青青草原……

      穿越之前,听专业马师耐心授课:“马匹都是训练好的,缰绳就是方向盘,向左带缰绳左转,向右带缰绳右转,一起向上提就相当于刹车了……”

      班虽是速成,仍有学员为活跃气氛谦卑地问道:“老师,离合器在哪里?”

    我“哈哈”一笑地抢答道:“马背上的汉子,只有悲欢,没有离合!”

      穿戴好防护的头盔与护具,左脚踩入马镫中,在马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我以武侠电影中慢镜头动作,顺利地“飞”身上马。嗯,“腰腿合一”之口诀不练也罢!

      轻哼着“马儿啊你慢些走呀,慢些走,我要把这迷人的景色看个够”的小调,一行五人尾随在马师后,信马由缰“胜似闲庭信步”……

      自家的事情自己晓得,其实我内心焦虑不已!

      对于骑马一事,南方(安徽铜陵)人如我虽心虚胆怯,但这样慢吞吞地走法,终让我忍不住市侩地想:“这三百元的费用不值当!”

      骑马骑马,虽做不到马踏飞燕我心飞翔,但起码也要跑出来个小小的风生水起啊!

      说句心里话,若这些马儿“不用扬鞭自奋蹄”风驰电掣般地跑将起来,于我而言,那也是极其恐怖之事……

    为马速的快慢纠结,以至于患得患失,真是一点也不豪迈。但往高处景仰,历史长河里,南方“正雄姿英发”的人物大多是“羽扇纶巾”,心中顿觉释然!

      正胡思乱想中,控缰的双手忽然觉得一股大力传来。我下意识地双手往上一提,以示刹车。

      出乎意料,无丝毫效果,双手反而往下猛沉。

      惊慌失措时,再低头仔细一看,不由哑然失笑。

      经磨合后,能迈着碎步小跑的马儿到地界了,它欢快地埋首在喝水呢。

      今天阴差阳错,颇有成就感的我,居然身体力行地明白了另外一桩道理,即强按牛头喝水行不通,但马在喝水也拽不动啊!

      壮阔的额尔古纳河蜿蜓地流淌着,安静一如沧桑的过往。隔河相望,极目远眺,对岸是俄罗斯普里阿尔贡斯克区……

      一瞬间,我有些恍惚:“历史上那些伟大的帝王们,饮马额尔古纳河时,他们在想些什么呢?……”

        听着外面似曾相识的“淅淅沥沥”的雨声,客栈中朦胧的我,平淡且彻底地放下了策马奔腾扬鞭草原的野望,在凌晨四点,天已放亮的额尔古纳市,竟“无梦到徽州”……

        试/笑问黑山头,这也是一种穿越吧?!

                  2020年8月3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