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好友娅约了一帮朋友在“江川第一锅”吃饭。看到那热腾腾的铜炊锅,想起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来了。
江川第一锅,既然敢叫这名头,定是有些不同寻常处。它家的炊锅,却是云南人的最爱。与重庆火锅不同的是,金黄的铜质被炭火薰成暗红,腰圆肚大,中间放上炭火。曾经它是我记忆中小时候过年或者重要宴请才亮相的一种炊具,现在却是随时都可让人大快朵颐了。
记得小时候只有除夕这天,才见得到它的踪影。爸把收在柜里的铜锅子找出来,坐在院心把买好的木炭,细细敲成掌心大的小块,用火钳一块一块放到锅肚膛里头,再点燃松茅草团,炭火开始烧起来,待锅子在院中烧到黑烟散去,院子那头妈妈已经备好了各种素荦菜,有火腿片,五花肉片,豆腐片,蛋卷,炸肉皮,酥肉,土豆,青菜,莴笋,黄瓜,胡萝卜,干笋等,用大锅炖好了鸡汤或筒子骨汤,待得锅肚子里的炭火生好,就将汤汁倒在锅里,先用土豆、莴笋等比较经煮的菜做底,一点点将那些备好的素荦菜码起来,码出漂亮的造型,热气腾腾慢慢煮。通常玉溪人家的过年菜里,炊锅是最后上桌的大菜,也是大家最喜欢的一道菜。记忆中炊锅吃到最后,锅肚子里的炭火尚有余温,而汤早被喝得精光,再加上一瓢水,煮着个热气,大家围坐在它周围,聊着闲天,吃着笑着,再冷的夜也不冷了。
后来知道,玉溪本地的炊锅,几乎都是在那个江川的小镇做的。 江川是个很小的水城,两湖环绕,山清水秀,曾是古滇国重镇,以青铜器闻名,三百多年前民间就已经有了制作相当精美的斑铜器,一种叫乌铜走银的工艺颇有传奇色彩。直到今天,青铜器制品仍然是江川小城的传统名产。包括这种炊锅。
制作一只铜炊锅,奇的是并不采用铸造工艺,至今仍以人力一锤一锤敲出来,整个炊锅从锅身到把手,都是纯手工制作,炊锅的这一特性造就了当地历来有一批从事炊锅制作的手工匠人,用到的各种锤具,包括打锤、木锤、开口锤……各式各样大小不一:敲打用打锤,造型用木锤,开口用开口锤……现今的铜锅不仅仅保留了传统古朴的造型,制作工艺同样让人回想不已,手艺匠人用一把小锤不停敲打铜皮,硬是把一块方正的铜皮打造成一口造型精美的铜炊锅,曾有人估算过,在这一过程中,要足足敲打十万多下!
这里面有的是一种手艺人的精巧和灵动。
这样的手艺作品,不免让人想起此前看到的有关奢侈品以手工制作为最的材料。而我的家乡在这方面,需要做的太多了---目前的产品,即使看来已很精美,离品牌化运作还远得很,仅仅在民间以口传的方式流传,我们还有很远的一段路要走呢!
但这铜炊锅毕竟是个好家伙。那典雅的造型很有古意,端上桌来,带着些古时铜鼎的样子,敦敦实实的让人安心,四边点缀几碟清爽的小吃,泡上清茶,倒上美酒,其实只要桌上有这一只炊锅在咕嘟咕嘟煮着,三两好友笑谈畅饮,即使不是年节,也胜似年节了,自然让人感念生活的暖意,真是可以叫做岁月静好了。
(本文为璐晓源原创作品,图片来自网络,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