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OKR进行目标管理的五个误区:
误区一:目标多,但没有优先级
很多时候,初步掌握OKR的时候会给自己设计很多目标,但由于目标太多,没有重点,导致最终一个也没完成。这主要是因为目标太多,不聚焦的原因,大量的目标没有聚焦在一个最想实现的目标上。因此一开始掌握的时候,要将目标按照优先程度排序,把目前分为必须完成的,应该完成的和可以完成的,将精力放在最重要的目标上。每次聚焦一个目标,将这个目标分解为三个关键结果。
误区二:没有把时间放在重要的事情上
重要紧急四象限的问题,要重点关注重要的事件。将80%的精力放在高回报的事件上,将20%的精力放在紧急不重要的事件上。
误区三:对目标表达的不清晰
尤其是在团队性的目标上,要做到目标清晰化,团队成员都应清楚的理解目标知道自己的工作对目标的达成有什么推动。OKR的任务不是零散的孤岛,任务之间一定是相互耦合相互支撑,多个任务相互链接形成一个更大的任务,实现个人目标和团队目标的高度协同。所以最重要的是进行任务的清晰,要跟团队成员甚至其他团队成员时常沟通,保持大家对目标理解的一致性,在周例会,邮件沟通等方式上时刻跟踪任务的进展情况。当团队成员不断明确目标,明确责任和复盘迭代时,目标就会在每个成员的心中,越来越清晰。
误区四:没有做好计划
制定了关键任务并不代表任务就能完成,因为人的意志力很难支撑一个长远目标的达成。因此需要一个目标管理系统提醒自己时刻关注目标,保证目标的不断接近,没有偏离轨道。
误区五:轻易放弃
很多人在实践OKR的半路就放弃了,有人是因为目标清晰达成,觉得没有价值(目标感不足,没有感染力),有些人因为目标很难达成,认为这个方法有问题(目标设置太高,高不可攀),OKR本身就是需要不断实践,不断调整的,通过OKR去认清自己的能力,在每次失败中找到原因去调整你的实践方案。碰到失败不可怕,失败后要不断尝试,但并不是说一味盲目尝试相同的事情,而是跟进目标,排除无效事件,高效推进有效事件,不断学习,调整规划,最后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