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陇西这座城市。
我一直觉得住在这里的人和发生的事都很任性。
每逢佳节,除了开心什么事都要往后靠。秧歌队上街,全民跟随;上元夜,为了让满城的人看到烟花,部分路段封了路;物业保安也格外和气,不会喝止小孩点炮放烟花。小孩的补习班,遇到社火表演的上场安排必须暂停。
社火秧歌这种举城游街的活动,不论年龄大小,只要爱好全都可以参加,传统节日在这里都会过的格外有滋味。
焰火随着一声巨响在夜幕炸开,然后视野里就猛地一下被填满了日落黄的暗彩,忽明忽灭、暗影斑驳。来来往往的人群都已驻足,烟火肆起。
天涯共此时,很多人的告白都在巨大的轰鸣声中轻若蚊吟。
大家都在欢笑、喧闹,也许是洋红色的灯光太强烈,头顶的焰火太肆意,夜色显得无比深浓,没人在意月亮是否藏在云里。
身边的朋友来来往往,聚散有时,此便谓之时光恩赐。
生活在这里的西北人,面上传统刻板显得和气,但骨子里的野烈凑近了也倍感扑鼻。
男人们骨子里有传统的深根,“团圆”的意义像是一种家族性的印刻,被一代一代的传承。喝酒认亲,习惯性的为对方点烟,挨家挨户的拜年,给长辈磕头,年纪越大越认这个礼。
女人不总是无比曼妙,眼角不带媚意,但在节日的灯光下她们也会自然而然发出的微亮,仿佛一览无余却又深深映射出等待探寻的光影。
随时随地,他们活的无比真实,甚至会告诉你偶尔也得带着面具。这个面具叫做“礼性”。
陇西人虽然喜爱外面的世界,搬来了喜欢的建筑风格,憧憬的生活氛围,却也放不下这片与众不同的安宁乐土。
陇西元宵节此日的重点,是陇西秧歌这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
今年的陇西秧歌,有报道称汇集了10镇7乡来的秧歌队,却是不止。从早到晚,都有秧歌队从四面八方赶来去城中的鼓楼汇合后,再各自分开走向城区的街道。
广场舞大妈团队以及武术协会问好表演甚至有特色的火锅店也组织了舞蹈表演。
社火表演并不提前安排,哪里有烟火鞭炮迎接,哪里就有热情的表演。
明朝时期,陇西为巩昌府所在地,上元节汇聚五湖四海来往八方宾朋,因此兼容并包各路秧歌精华,形成独具特色的陇西秧歌。
办秧歌,一进腊月就开始准备,由秧歌会头人组织,确定教唱的、扎灯笼糊船的、做其他道具的,分工负责,到时候都要齐备。
陕北秧歌的豪放、粗犷,河北秧歌的细腻、缠绵都被陇西人融会贯通了。社火和秧歌戏于一炉,歌舞小戏里夹杂着欢快滑稽的杂戏,既有鼓乐武术串场,也有秧歌戏具有简单情节和固定板式(唱腔)的小戏演唱。
锣鼓手起头演奏"锣鼓头",聚集听众。锣鼓随演唱板式、曲调伴奏,一段唱毕再起过门锣鼓乐,随后又一人接唱,如此往复循环。在场者无论男女老幼皆可一试歌喉,以展才艺。
街边的小区、店铺都要准备好几串鞭炮,秧歌队一靠近,点燃炮火迎接狮子舞龙。敬神、驱邪、避难,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领头是掌"膏药伞"的,头戴毡帽,反穿皮袄,脖子上挂一串铜铃,前后小跑传递信息;排灯上写"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每组龙灯长者12节,短者7节或5节,边走龙头边盘绕、龙尾配合摇摆。
"骑毛驴"一对,由小孩骑驴,挂胡子老汉赶驴,边走边耍;"彩船"长7-9尺,上覆船棚,四角挂小红灯笼和彩带,船帮用红头绳结成花眼。
船前窗两边贴对联,船头为龙头型,船尾为龙尾型,船姑娘“坐”在中央,时常探出脸来望一望,行进中随着老梢公划船动作摇曳船身,这叫作“跑旱船”。
秧歌表演的男女都不是专业的团队,由爱好者报名,甚至很多小孩子都被家长拎着临时上了场,于是我也捕捉到了一张来自小娃娃的“灵魂蔑视”照。
不管平时是什么身份,陇西人今天都格外的多才多艺,这在平时可不显山露水。
晚上逛花灯会的时候,遇见一位小哥,满头大汗拎着狮子头刚退场,他满面自豪笑着对朋友说:好累啊……
话音还没落,我已经冲上去问他可不可以给我拍一张照片。他笑了一下爽快的答应了,竟然叫了伙伴舞起来,我顿觉抱歉怕他劳累,匆匆按了几下快门就跑了。
上元夜,有灯有烟火,大人小孩拿着发光的气球,带着兔子耳朵去渭河边上看月亮。
我央求着哥哥陪我走了好远的路,边走边唱歌还拍了几张留影。
总之,今天的大家都好说话,会尽所能满足你的请求。
元宵团圆
愿你欢喜
特别感谢今天阿妈专门给我扎了小辫子,放我出门游花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