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隔壁阿姨神秘地过来告诉我,巷子口那家品牌面包房被停业整顿了。这家店的面包口感一直很不错的,我还是那里的常客。好好的店,怎么会被要求停业整顿呢?我于是央着阿姨快点把原因告诉我。
阿姨说:“你还记得我经常从那家店拿隔夜面包回来吗?”
我说:“记得啊!不就是他们要扔,你把它捡回来吗?”
“是啊,我就觉得好好的面包,怎么就给扔了呢,真是太糟蹋粮食了。”阿姨叹了口气,又接着说,“这回这事呢,就犯在扔面包上面了。”
原来,上月底国家出台了反食品浪费法,市里的市场监察队就进入许多商场商店里去突击检查,看是否有食品浪费的现象,结果真的发现有许多商家有这种浪费行为。
保持绝对新鲜是食品行业的追求,但依然在保质期内的产品被直接扔掉,却是严重的食品浪费 。
就比如说这个面包房。只要面包做大了,做小了,做扁了,只要做得不规则,都得扔掉;面包隔夜了还是扔掉。但是面包的保质期一般都在三天,隔夜面包一点也不影响食用。特别是做得不规则的面包,完全是新鲜的面包,根本用不上扔掉。
听起来商家只卖当天的新鲜面包,好像是保护了我们消费者的利益,但其实被浪费面包的成本都打在价格里,最终还是我们消费者买单。
所以当市场监察队发现这些情况后,就会根据反食品浪费法,对商家进行一定的处罚,并要求商家做出改进措施。
比如这个面包吧,如果还在正常食用期内,形状不规则的面包完全可以切成小块,免费给顾客试尝;或者做一些降价处理,这样可以促进销量,避免熟食的囤积。
甚至还可以与一些公益单位对接,比如福利院,养老院等,免费赠送一些在保质期内的食品,这种做法反而有利于品牌形象的树立。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但食物浪费在餐饮业是触目惊心的,据调查,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数量,相当于2亿人一年的口粮。
还记得为了创造一个新的吉尼斯纪录,曾经做了一盆几千斤的扬州炒饭,结果因为天气炎热,最后都倒掉了。
城市餐饮浪费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大多都发生在聚餐的时候。我们请客点餐,往往会因为面子而不是肚子,就多点一些,但在实际吃的时候,反而会因为喝了些饮料而食量减少。
食物浪费,浪费的仅仅是食物吗?绝对不是,还意味着生产这些食物的过程中,投入的水、能源、土地,以及一些其他生产资料的无效消耗,还造成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和气体排放。
我们不能因为觉得手里有了点钱,稍微浪费点食物没关系。我国是个人口大国,粮食生产一直有病虫害的威胁,尚还有人挣扎在贫困线下,更不要说全世界有一亿多的饥饿人口。
如果像上世纪50年代的饥荒年代再次到来,我们没有储存够足够的粮食,将如何面对这种情况?
今后我们在外就餐,如果超量点餐,就有可能被罚款;如果你是一位关于食物的主播,如果在节目中宣扬浪费,也是可能会被处罚的。
大家可要当心点哦!节约粮食从现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