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客观条件一直都在变化,所以相应阶段的策略、重心、任务甚至是形式等也需要随之变化,个人如此,组织也是如此。
不能搞清楚相应阶段的中心任务,不能制定合适的计划和策略,生活里大多数的错误和遗憾就是这样产生的。
无论是个人、团队乃至成型的组织,变化与偏离总是无可避免,因此如果想要克服这些弱点,我们就得定时反省、思考,用现在的话说,这叫做复盘。
1942年延安开始整顿党风运动,希望党内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坚定信仰,反对贪污浪费官僚等不正之风。这样的运动、这样的倡导,以后还会发生多次。他们提倡批评与自我批评,开总结会讨论会学习小组,办党校干部学校,开办报纸编订教材,举办专题课程等等。
在反复的交流、检讨、学习、思考的过程中,大家得以打破原有的观念,逐渐统一思想和立场,为下一阶段的前进奠定思想基础。
个人成长与职场发展也是一样,问题不断出现,初心逐渐偏离,所以定期的整理、复盘和学习才那么重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明确下一阶段的中心任务和行动计划。对个人来说,包括小至学习使用某个软件、掌握某个新技能,大至进入哪个领域,在哪个城市安家等等。对团队来说,短期至一周的工作重点,月度学习计划,长期至年度规划等等。
七年前的我感到甚为繁琐无聊,现在的我逐字摘抄学习。
但让我困惑的是,根据毛主席的这篇关于开展这场运动的说明和计划,分明是以交流、研讨为主,为什么会往下逐级发展为暴力和整人运动呢?
二、继实地调查研究之后,毛主席在《文选》中再次教我们一个重要的调查方法:古今中外法。
古今中外法就是指弄清楚所研究的问题发生的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把问题放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过程中去研究。所谓的古今,就是历史的发展,所谓的中外就是中国和外国,就是己方和彼方。
因此从搜集资料、整理汇编、比较分析到得出结论、制定计划,都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行动。
看完这段话再回忆之前毛主席写的文章,几乎无不是用这样的分析和研究方法,比如这一阶段的事情产生的原因和背景与过去有什么不同,会产生什么不同的结果等等。
或许对普通人或者非研究人员来说,这些方法、理论与我们实在没什么关系。但只要我们还参与经济活动、还要做重大人生决定如买房、选择某个行业、结婚生子等,最好是能掌握这样一个调查思路和方法。
对我们如此重要的课程,如此重要的技能,我在大学里居然从没有学过也没有思考过,真是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