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职场,都想赢在职场。什么叫“赢”?就是成功。
什么叫“成功”?
人生的成功,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种成功,是被别人所认可、称道的成功。然而这种成功实际上是“伪成功”。
比如,大家都认为能上北大、清华,毕业后成为某领域的专家才是成功,而我从小就觉得当个号老师,能带出好学生就是成功。
第二种成功,是自己认可的成功。
之前《华盛顿邮报》头版有写一个美国小贩卡尔洛斯的故事。卡尔洛斯在华盛顿街头的广场卖热狗和家乡卷饼,一做就是二十年。
然而当他于2010年10月1日因心肌梗塞去世后,附近经常来光顾的顾客们意识到卖卷饼的伙计“不在了”,竟引来了律师、议员、实习生、流浪者等数百人到他摆摊的街头哀悼。随后,《华盛顿邮报》破例在头版刊登了卡尔洛斯的讣告,他享受了“名人”的待遇。
为什么呢?
原来,卡尔洛斯对客人十分细心,他的好几百位常客每人喜欢吃什么他都能记住。而且他认为:“这个小食品摊是我观察世界的一个美妙的窗口,通过这个小的食品摊和我从事的这个行业,我学到了很多人一辈子都学不到的东西”。正是他对这个职业认同感很高,而且是饶有趣味的去做,很喜欢,很热衷,乐此不彼的去做,然后他通过这个摊位爱上了所有的顾客,结果他赢得了顾客,赢得了社会的赞许。
在生活中,我们倡导第二种成功;在职场上,我们同样倡导第二种成功观。
什么叫“赢在职场”?
简单一句话,获得成功的好感觉。再具体点就是八个字:心身健康,胜任愉快。
想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可以把握这三个要点。
选择热爱的专业和职业是职业生涯成功的基础
中国有句古话:男怕选错行,女怕嫁错郎。可能很多年轻人会说,我现在很迷茫,不知道我喜欢什么,也确定不了我的专业兴趣。那我给大家一个建议,想一想自己在儿童时期,最大的兴趣在哪里?又和什么专业相连?因为一般而言,童年时产生的兴趣与愿望引发的动力,是我们生命中最为强烈而持久的。
我一个朋友M,从小喜欢画一些设计类的画,比如胸针、皇冠。而长大后也从事了喜欢的做珠宝设计,他设计的珠宝世界闻名。很多人抢着要请他设计都请不到。
一次聚会上,其他人围着M说:“你看你从事的这行多好,要名有名,要利有利。”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当我朋友的同学选择热门的律师、教授行业,而我朋友选择这个行当时,外人一看,就觉得这个行当不好混,很多人就止步了。然而朋友M是真正的喜欢这个行当,而且没有乐此不疲的做着,他对名利地位也没有什么额外的想法,只要干这个他就觉得特别有感觉。
这种简单而强烈的热情,恰恰源于童年喜欢的画画有关。
职场成功,其实是热爱生活的副产品
我老公一个同事A,从小就喜欢听歌,一开始特别爱听各种各样的流行歌曲,后来慢慢过渡到喜欢欣赏高雅音乐,尤其是喜欢欧洲的古典音乐。他说:“越是听这些曲子他受到的熏陶就越多,对音乐的理解也越多”,听音乐这件事本身让他觉得特别有兴趣。自然而然的他成了高级发烧友,配备了最高级别的音响。为此当别人把钱投到房产时,他却把所有的工资除了日常伙食开销外,其他的全部拿来配设备,和买正版的欧洲古典音乐唱片。
后来一些同样爱好古典音乐的人专门跑到他们家去蹭碟蹭音响来欣赏这些音乐。后来听别人劝他说,你干脆开一个音像店算了,因为他音响设备,CD,黑胶碟等都有,因为常从国外购买,跟海外代理这种音乐的商人有了联系,于是他就找机会在市中心一个繁华的地段租了个门面房开了一家音像店。
开业第一天,就有好多音乐发烧友到那儿捧场,后来客户越来越多,他后来在其他城区陆续开起了连锁店,他们家买房买车的费用全部是从他这个业余爱好带来的收益中产生的。
职业生涯的成功与否,和我们自身是不是热爱生活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如果有一个人有些本钱,也想开音像店,靠卖音像制品挣钱,也许他会遭遇挫折,客源会流失,如果旁边有一个跟你竞争的,就更加吃不消了。
而这个朋友是因为发自内心的喜欢,而且他可以给大家讲音乐的内涵,这才是核心竞争力,是别人无法取代的杀手锏。所以,是他对生活、对音乐的热爱,使得他日后成为成功的音像销售商。
快乐在于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
一位环卫工人,他扫的街道有许多是以历史名人命名的,如佟麟阁路,赵登禹路等等。一次无意中他注意到他没有扫的这些街道是有故事的。于是,他决定要去了解这些人。他利用空闲时间去图书馆借阅有关的书,他发现这些人是国家的英雄,背后有许多跌宕起伏的故事,当他走进英雄的世界,经常看的热血沸腾,也常常为英雄的逝去叹息流泪。
慢慢的,他对这些故事都烂熟于心了。回到家里,他常常为街坊邻里讲这些故事,业余还在社区志愿服务,给盲人讲故事。他现在是个非常受欢迎的人。现在他还在做每天扫街的环卫工作,但他一边扫街,一边感受这些名人背后的故事,既兴奋,又自豪,干的更起敬了。他的工作也受到群众和领导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