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在《我的文学动机》中讲述了他写作动机:
最初功利的目的:不满足于生活现状,拿小说当敲门砖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
写着写着,竟然:“我年轻的时候有改造社会、开一代风气的雄心,文学可视为武器。”
随着我们这个社会越变越实在,对情感描写的热忱随着年纪增长越来越为一种“黑色的想法所代替”。开始以批判的精神,观察社会,并聚焦于所谓知识分子群体。拿知识分子开涮。之后发现,“攻击别人并不能开脱自己。”“如果我还有起码的真诚,首先应该面对自己才是。”“我对写别人写社会失去了兴趣。”
最后,“我将一路退到自己内心最阴暗的深处,从自我描写开始新写作……我需要对自己进行一番心里治疗。你可以把这当做我的文学动机。”
这是王朔心里走过的路。
我的动机是什么?
有时候觉得憋得慌,只想说说心里的话。这些话有的时候可能与任何一个人都没有关系,只关乎自己。尽管非常笨拙,并且常常词不达意,写出来的东西并不是自己心里所想,或文字不能确切表达自己内心的意思,但是自己愿意尽力,这正是我努力的方向。
已经过了生活中每天都充满激情的年纪,但是内心又不安于平淡无趣这种现状。为偶尔郁闷的身心找个发泄的出口。
近年觉得无常,生活没有安全感。人不是吃饱喝足就能满足的动物,需要填补精神空虚。精神安定才觉得安全。精力不济,体力衰退,精神世界也随着空虚。尝试发现生活中的美,为身心寻找前进的动力。
人之所以痛苦、纠结,大多数是因为没有能力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真正想要的生活,或者说自己还没有能力完全控制自己的生活。这一点,目前正在努力改善:物质的东西到底有多重要?对自己来说哪一种富足更重要?整日游走于理想和现实之中:权衡利弊,然后按照趋利避害这一原则,每个人做出各种各样的妥协。这一点上,王朔牛逼,一句话揭穿了大多数人苟且的本质。
反思自己。有了梦想,还要努力去追。临渊羡鱼很多年,终于下定决心退而结网。写字是儿时的美好愿望,人到中年,对生活有了自己的理解与感受。尝试着拿起笔,总结自己的过去,记录未来。很多事情已经不太计较结果如何,没有这个时间和精力了。只要用心,享受过程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