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作者斯蒂芬·韦斯塔比,任职于英国牛津约翰·拉德克里夫医院,是世界一流的心外科手术专家和人工心脏专家。
他从业50年,参与过1万多台心脏手术,打开过12000多颗心脏,挽救了许多危重心脏病人的生命。
这本书是韦斯塔比医生生涯的回忆录。他用十几个惊心动魄的手术故事,串起了他的职业生涯。不仅能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一个心外科医生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以及他对职业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也能让我们从医生和患者的故事中,重新反思医疗和人生的价值。
心外科医生是个特殊的职业,他们在工作的过程中会遇到难以想象的风险和挑战:
第一个挑战就是要争分夺秒。
一方面是因为突发急性心脏病的患者,病情通常都比较紧急,这就需要医生立刻做出正确判断,并及时抢救。
另一方面,心外科手术术后的紧急情况发生率,也比其他手术要高。
所以,心外科医生要最大程度地挽救患者,就要和时间赛跑。
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正是心脏外科刚刚崭露头角的时候,那时候还是个年轻医生的韦斯塔比,几乎没日没夜地在医院工作。
白天做一整天的手术,晚上还要在重症监护病房守夜。他说:我每次离开医院都很不情愿,因为我不想有重要的事情发生时我不在场。
第二个挑战是患者的危重程度高。
面对危重患者,医生的决定至关重要。如果医生就此放弃抢救,患者就只有死路一条;医生能坚持救治,他们也许还能够获得一线生机。但要医生做出救与不救的决定并不容易。
第一种情况是因为心脏手术风险巨大,患者很有可能会死在手术台上。再加上术后的并发症,因此即便做了手术,患者也不一定能活下来。这种时候医生要坚持救治,是需要莫大的勇气的。
第二种危重情况发生在手术过程中,比如,原定的手术方案无法奏效,各种补救措施也起不到什么效果,看起来患者真的没救了。这时,医生还能坚持吗?
还有一种情况更加复杂,医生如果要救治危重患者就要铤而走险,甚至违反法律,搭上自己的职业生涯。这样的代价又有多少人能够承受呢?
不过,即便是在巨大的压力下,韦斯塔比也总能做出坚持救治的决定。他说:我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患者死去,而且我坚信一点,那就是无论付出什么代价,挽救生命总是符合道义的。
第三个挑战,是患者的个体化差异大。
即便是同一种心脏疾病,每个患者都需要不尽相同的治疗和手术方案。
此外,个体化差异还常常让普通的病例变得复杂,增加手术和治疗的难度。要挽救这样的患者,不仅需要医生有精湛的技术,还要有创新精神和敢于探索的勇气。
在韦斯塔比的职业生涯中,关于手术的创新和探索很多。他说自己是个强迫症的外科医生,遇到问题就忍不住地要去解决。强迫症的背后是医生尽最大努力挽救生命的责任和决心。
第四个挑战,也是最大的挑战,是对于患者的共情。
对于一个医生来说,共情是对患者和家属的痛苦感同身受。你可能会认为共情是一个好医生的必备素质,但是对于心外科医生来说却不是这样,很多时候他们需要摆脱共情。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方面是因为心脏承载着灵魂和情感的特殊意义。要对这样一个器官动刀子,有的时候还要心脏移植,甚至换上一个金属做的人工心脏。这不仅需要勇气,有时候真得需要一点自我催眠的力量。
另一方面,心外科医生每天都有可能面对生离死别,对于患者的共情有时会给他们带来难以承受的痛苦,甚至于让他们没有勇气再去开展下一台手术、救治下一个病人。
因此,很多时候,心外科医生需要去掉共情,远离内心的悲伤和痛苦,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那怎样才能摆脱共情呢?
第一种办法是酒精。
在韦斯塔比年轻的时候,少量的酒精是心外科医生们放松和消遣的首选,这一点在他们夜间急诊的时候体现的尤为明显。
第二种办法是尽快走开,在悲伤和痛苦把你吞没之前及时抽身。
这并不是医生的冷酷,而是避免于事无补的感情消耗。尤其是面对手术失败、患者死去,这种远离共情的办法更是意义重大。
而对韦斯塔比来说,还有一种去掉共情的方法,就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尽一切可能挽救生命,消除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