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女虽不比男子可以建功立业,也不愿轻易辜负了自己。若要嫁人,一定要嫁于这世间上最好的男儿,和他结成连理,白首到老。但求菩萨保佑。
“吾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知。”在甄家双亲的教养下,嬛嬛心思纯美、才情过人,如同菡萏初开,摇弋风中。虽然甄家并不想女儿嫁入帝王家,虽然她本人并不想入选进宫,但是,作为汉军旗的未嫁女,甄家在嬛嬛的教养上还是下了功夫、做了准备的。
文化素养
嬛嬛的文化素养很高,尤其是文学方面尤为突出,并且在史书、哲学、治国方面也有涉猎并自有心得,否则怎么能与皇帝剪烛西窗。嬛嬛常常出口成章,随口吟出蔡申的词,张华的永怀赋,为安陵容选封号时说文解字,抚琴吟诵临江仙,以诗句为皇后解围等等,真真才女一枚。在皇帝的朝政上,她的聪慧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从欧阳修的《朋党论》,到郑伯克段于鄢里的“多行不义必自毙”,表面上只是谈论文章却给了皇帝更多的信心和指引。
灵活机变
嬛嬛的思维非常敏捷,在宫里不只一个人也不止一次说过,“这宫里嬛嬛的口才是数一数二的”。要想口才好,首先要有文化的功底,否则再伶牙俐齿也不过是沷妇骂街。但是更重要的是快速的反应。比如在初次见华妃时,在与各位小主的交锋时,言语就是进攻的利器,春风化雨般了了数语就能化解对方的凌厉气势。
而我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反例。平时写个材料还行,因为可以想想写写,但是不能开会不能辩论,更不会跟人吵架。别人说一句话,我要想半天才能反应过来该如何回应,但是一般情况下又没有时间给你思考,所以要么是哑口无言败了气势让人觉得自己理亏,要么就是词不达意、蠢话连篇。一般是事后才能想到,自己应该如此如此、这般这般的回应,唉,可惜事情过去就无法挽回了,就好像无法踏入同一条河流。
选人用人
这是古代大家闺秀的看家本领,可以大字不识但不能管不住人,否则这个家是没法当的。嬛嬛也不能免俗,而且可能还会加强培训力度,毕竟有可能会进宫。在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如果没点城府手段,那是自取灭亡。
在进宫时,嬛嬛选了自小一起长大的浣碧和流朱,并对二人有精辟的点评:浣碧缜密,流朱机敏。在初进宫时,虽然也会紧张,但做事还是有板有眼。在安禄海朝三暮四时果断放弃并清理身边的异心之人,在皇帝刚刚表明身份时,不失时机的举荐了忠心的小允子做总管。在发现浣碧背主时,她板子高高举起却又轻轻放下,虽然最后浣碧在设计嫁给十七爷时动了心机,但一路走来却也忠心耿耿。至于谨汐,她是将信将疑的,但是却赢得了她一生的忠心相伴,甚至后来不惜牺牲自己与苏培盛结为对食以换取嬛嬛回宫的机会。
琴棋书画
嬛嬛的业余爱好也非常广泛且均有所建树。
琴。皇帝曾评论过,眉庄的琴技虽好,但总是少了些情致。而嬛嬛的琴声却能让皇帝在宫墙外就驻足流连,“你把朕的心都弹乱了”。而杏花疏影里的箫声,让皇帝未见其人而心先动,继而魂牵梦萦。
棋。下棋虽未着重展示,但几个片断足矣,嬛嬛与四郞下棋,赢了不只一次,在皇帝一次是因输了三招而替嬛嬛抄录咏颂梅花的诗词,一次是嬛嬛失子后重得皇帝欢心皇帝输了棋要留宿碎玉轩,而十七爷和皇帝下棋则输了不只一次,虽然有皇帝让着嬛嬛以及十七爷让着皇帝的因素,但也足以说明嬛嬛的棋艺不差。
书。嬛嬛的字写得如何呢?太后让嬛嬛为她抄写经书,皇帝让嬛嬛将欧阳修的朋党论抄下来不时自省,所以虽不像皇后将书法作为一门主营爱好,但也绝对不差。
画。在本剧中只有果郡王执笔的画面,另外就是嬛嬛小妹玉娆临摹之作足以乱真。虽然嬛嬛自称不擅丹青,但是嬛嬛在果郡王给她画像后能自信的拿起笔来修补,可见功底。
诗词歌舞
嬛嬛最不让人惊讶的特长便是诗词了,简直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代表。在温宜周岁的宴会上,当曹贵人动手脚胁迫嬛嬛跳惊鸿舞时,眉庄就解围说,不如让嬛儿赋诗一首为公主贺寿吧。歌舞不分家。在剧里嬛嬛的惊鸿舞虽不比纯元皇后一舞动天下,最起码惊艳了全紫禁城,皇帝的欣赏和惊喜,华妃的妒忌与意外,都成为嬛嬛舞姿的注脚。至于歌,余答应和安陵容都因歌声而受宠,尤其是安陵容,在皇后有意的调教下,歌声与纯元皇后竟有几分相似。嬛嬛会唱吗?当然。在嬛嬛痛失腹中之子后温实初的一次安慰中提到,第一次见到嬛嬛时她就在唱歌,而就在那时温实初就想娶嬛嬛为妻,而安陵容受宠后,有一次十七爷无意中说,还以为是菀贵人在唱歌,可见,十七爷早就猜到嬛嬛会唱歌而且歌声不错。
家风教养
如果说以上都是小巧,是嬛嬛的小技能而非大杀技,那么嬛嬛的大招是什么呢?应该是家风教养。
嬛嬛、眉庄、安陵容、华妃,她们来自不同的家庭,自出生那一日就受着不同的教养。
华妃,出身名门。连颂芝都说,夏家在我们年府连提鞋都不配,太后也说过,大家出身的,难免骄纵些。但归根结底,年家是包衣奴才出身,纵然凭借赫赫军功而居高位,但是家族的教养是不系统不完全的,年羹尧的飞扬跋扈直接影响了华妃的为人处世。
安陵容与华妃恰恰相反,小门小户出身。父亲的松阳县丞还是捐来的,母亲虽为正室但却倍受欺凌,她的生存环境里更多的是逆来顺受,歪曲的环境歪曲了她的心,表面的谦卑下是多思多心,受人恩惠却以为是施舍冷饭,到最后伤害所有人、痛恨所有人、也被所有人抛弃。
眉庄的生存环境是平顺的温和的,家族是健康的有序的,外祖在京中,母家在济州,父亲为官稳健,母亲是正室且有权威,从第一集中眉庄演习参选就可以看出来,母亲正座而各位姨娘只有站着奉承的份。入宫后,眉庄处事稳妥极受太后重视,皇帝也喜欢她稳重、读过书能明理。家庭的教育给予了眉庄外圆内方的处世原则与“宁愿枝头含香死,不曾吹落北风中”的傲骨,也给予了她在对皇帝死心后在太后身边另寻出路的智慧。
嬛嬛的家庭是幸福美满的,充满快乐的。父亲饱读诗书,感情细腻,母亲高雅雍容,温柔美丽,父母伉俪情深,互敬互爱,因此嬛嬛也温婉多情。她的童年有眉姐姐做伴,活泼好动,放风筝、放纸船、湖中泛舟,因而嬛嬛有敢于尝试、不受束缚的一面。官宦之家还有一个基本的教养,就是礼数。在太监到甄府宣旨时,嬛嬛对宣旨后的回应、对芳若的行礼,无不得体,连宣旨太监也赞道:甄大人好教养。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家族的教养与耳濡目染中,嬛嬛掌握了生存智慧。嬛嬛在她人生的重要节点做出若干选择,事实证明这些选择非常明智,而比这更重要的是每一次的选择都会有人绝对配合、生死与共。比如刚进宫时不想承宠,她表现出的胆怯使温实初冒着欺君之罪的风险配合她,再比如在十七爷已死的消息传来,她果断决定回宫,她表现出的无助与坚定,使谨汐下定了最后的决心,通过与苏培盛结为对食获得他的帮助。其实在实施这些选择的时候,在试图让别人配合或获得别人帮助的时候,在当事人最终也是心甘情愿的答应帮忙的时候,嬛嬛也是动了心机的。也许,这对官宦家的大小姐来说是基本功,只是嬛嬛运用更加智慧纯熟,化于无形而又无往不利。
在大富大贵之家,男儿的教养可能偏向仕途与战场,女儿的教养更加繁琐全面,但绝对不简单。总之,甄家大小姐教养成功,无论去哪都会是人生的赢家。
皇宫,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