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成了一种稀有事物,人们越来越倾向于用“脆弱”、“弥足珍贵”等词语来形容信任。当我们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会说“人心隔肚皮”、“防人之心不可无”,甚至具体到“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即便是朝夕相处的同事、关系亲密的夫妻,也不能抹去彼此防备的痕迹。
这让我想起小学时的一次经历。那是开学第一天,放学后大家都拥到小卖部购买文具,我也相中了一个漂亮的文具盒,一看价格是八毛钱,而我身上只有七毛钱。我犹豫了片刻,还是来到收银台,趁着一阵拥挤忐忑地把钱递给了老板。
出乎意料的是,老板看都没看就把钱放入了钱箱,我顿时明白了,这是他对我的信任!我顿时感到无比惭愧,心想我也应该对他诚信,于是我立刻跑回家拿了一毛钱,又跑回来放入了老板的钱箱。
古人说:小信成则大信立。这是一件小事,却让我亲身体会到被信任的感觉,领悟到了做人要诚信。诚信和信任无时不刻影响着我们,虽然它摸不着、看不到,却比金子更重要。
信任一个人,意味着你肯定他的人品和能力,此二者缺一不可。想象你的一个同事,他待人友好真诚,但能力达不到你想要的结果,你就不会放心地把事情交给他做;反之这位同事虽然能力突出但为人自私,那你甚至还要提防着点。所以,有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则是危险品。
在儒家体系中,“仁义礼智信”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合称为“儒家五常”,贯穿于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和伦理道德的传承,是中国传统价值体系中最核心、最基础的组成因素。子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纵使粮草充足、军备强大,一旦失去老百姓的信任,国家也就垮了。
到了现代社会,信任已成为人与人交往的基础,是社会运转和经济发展的基石。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你总有信任的人。有的人,还没开口说话,你就有一种可以信任的感觉;有的人,你开始很信任,但时间长了,你便不再信任;有的人,你并不喜欢,但是与这个人打交道,你能够信任。
信任,是一种关系,也是一种资产,具有极大的价值。当信任无处不在、普遍传递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融洽,就形成了上升的社会力量,社会运转的效率将大幅提升;而当一个国家缺乏信任,甚至爆发信任危机,则会产生诸多不稳定因素,阻碍人们的正常生活,增加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
所以,信任总是影响着两个结果:效率和成本——这就是信任经济学。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当你懂得信任,你就懂得了“德不孤,必有邻”,你就明了“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也就拥有了改变人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