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那时,我们以为被风吹散在天涯,天南地北多少牵挂,后来发现南辕北辙后并没有殊途同归,大家都走上了不一样的路,连笑点都不一样了。
我以为偶尔趁一些节日在微信上给他们发上一段祝福语,已经是我能做到的尽量不让关系尴尬的良计了。但其实我知道,我们都在试图捡起那段感情,毕竟十多年前,连上厕所都一起去的伙伴,怎么说,都可以是美好得值得老来回忆的。
“波波元宵快乐!”
“元宵快乐!”
“哎呀,家人喊我吃汤圆了,溜了溜了。”
“嗯,吃饱一点。”
再配上一张流行的表情包,这个话题就结束了。
诗人北岛:“你没有如期归来,而这正是离别的意义。”
多好,没有如期归来。
多好,没有归来。
我有一个习惯,每天都在差不多的时间打开邮箱。
在大多数的时候,里面是空的。可对我来说,扭动那把小钥匙,更多的是一种仪式感,在一次次打开又合上中,写信、收信的悲欢被一遍遍重温,而只有在那短短的十几秒,我的心上,才会涌起与你相遇的冲动,恰恰是这种冲动,教会我求而不得那就放手成全。
昨天我像往常一样去开箱,里面躺着一封姜黄色的信,一股很熟悉的情景侵入我的鼻腔,再次看到那个小学生笔迹,眼眶被甜甜的眼泪充盈了,以前我设想过很多种方式,也想过下一次收到他信,我应该是什么感觉。可不是这样的,我从来没有这般讨厌拆开他的信。更确切的说是害怕拆开他的信。感受这回事,随着一个人经历不同事情后而变得前后难以互通,这就是为什么,我开始觉得,自我交流是一件悲伤的事情。
他是我初中时候的后桌。
但我们刚认识的时候,谁都不和谁讲话。后来我也记不清怎么就熟络起来的,反正现在回忆起来,我还是很喜欢那时候我们一起去吃老街的肉丝面,一起打羽毛球,他教我打篮球,我借他抄作业的。有一次他从后面用笔戳我,让我给他作业。有个同学问他为什么只抄我的作业,他说:“因为你们的错误率比我高,容易被老师发现,况且,我对桂英的字比较熟悉,看得懂。”我抱着收上来的作业嫌弃地说:“你是在说我字丑是吗?”但其实心底里,我还是很开心的。
而我,也见证了他从一开始的比我高一个小额头到初三毕业时,我只到他下巴,完整的看上几张合照,他的长高史,在我看来,“搞笑”多余“欣慰”。而那时,我自认为,只有我嘲笑他的过去她不会生气。其实那时候,我把他当成我最好的朋友,那时候他有一个喜欢的女孩子,他写了很多很多话给我,告诉我他多么多么喜欢那个女孩子,刚好那个女孩子和我很要好,她上厕所都会拉上我,而我没事也会陪她去,就当走走,自从知道那件事后,我们去上厕所,我都会喊上波波,“波波一起去走走啊!”
我们的联系慢慢减少,是从初三保送后,我和他分别去了不同的高中。但自从我喜欢上写信后,我们两个就会用书信来勾连起我们的友情,他去旅游给我寄上一张明信片,我都会开心好一阵子。可有些东西,它注定是要坏的,那再怎么预防也是没有用的。
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七年没有见面了。前几年他还会问我要不要一起出去玩,都好久没见了,我想,是该聚聚了,我回复说:“哎呀,对不起呀,我还有事情呢,对不起奥,下次约吧,反正还挺近的。”很多人会觉得我作,我也这么认为,可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见他。因为我喜欢过他,可他不知道,我不想让他知道,我害怕他知道。
到现在为止,和很多人失去联络,互相也没有寻回彼此的愿望。
而这封信,会不会不一样。
我不清楚。
我还是拆开了,里面是几句家长里短,还有一张卡,是他高中的饭卡,饭卡反面,还模模糊糊可以认出他写在上面的名字和班级,卡的另一面,是一张卡贴,好像哪里看到过。于是我微信拍了个照问他啥意思。
他问我:“你还记得这张卡贴吗?”
“嗯?”
“他是你初三时候贴在你校园卡上的,后来觉得不好看,撕下来不要又被我要去的。”
“我怎么没印象啦?”其实我记起了,可我好奇为什么初中的卡贴贴在高中的卡上。
“然后上了高中,我就把它撕下来,想贴到新校园卡上,但是它撕下来就不粘了,我就买了点胶水涂上去,我也没想到一用就用了三年。”
“哈哈,可以说是很感动了,这么古董级的东西你还留着呀?”
“哈哈,桂英,我们有七年没见了吧,大学毕业这么久了,也不聚聚,你这么忙总是说没时间,是不是瘦下来了?”
“哈哈哈,并没有,哎呀,我的菜糊了好像,待会聊!!抱歉呀!”
哪来的菜呢?
分明是虚假的骄傲!
彻骨的自卑。
没有什么励志故事可以讲,在这颗巨大的蓝色星球上,我很拼命地活成了“大多数”。
我不知道别人是不是也有这种感觉,一个东西,就在它即将变得闪亮的时刻,你却开始质疑它。这不是我能够达到的最理想的结果,没有什么比自己不相信自己更可怕的了。
还记得之前和男友分手前,他说,我感觉你不在乎我。
一直很喜欢王小波对李银河的那句:不管我本人多平庸,我总觉得我对你的爱很美。时间久了,我忘了怎么做,才是在乎一个人。生活需要我们尝试并努力去做的事情太多太多了,尽管我很平庸,尽管,我懦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