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记27-29凡三年事
原创 王付涛 诞登彼岸 2024年11月05日 21:39 甘肃
本卷记27-29凡三年事
一、纪事
1.刘秀的用人之道。
《鉴》记隗嚣问马援刘秀和刘邦比何如?马援说“不如也,高帝无可无不可。今上好吏事,动如节度,又不喜饮酒。”隗嚣不满说:这是啥话?这还不是说刘秀比高帝刘邦高明嘛。
刘秀起于布衣,“无尺土之柄”,却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统一。李世民说平定天下的开国君主年龄都超过了四十岁,唯有刘秀在三十三岁就统一了天下,更为难得的是,随后又实现了王朝中兴。
明末王夫之评价:“自三代而下,唯光武允冠百王矣!”在中国古代众多帝王中,刘秀的确是非常突出的一位,他不仅是“定鼎帝王”,还是“中兴之君”,同时拥有这两项殊荣,在所有封建帝王中虽说不是唯一,但也实属罕见。刘秀采取的正确用人之道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前卷记述了刘秀“烧信”容人之错宽阔胸襟,本卷再作详例:
1)首先,用人不问出处,善于从新人中发现人才。耿弇的父亲耿况与王莽一族有旧交,所任上谷郡太守一职也是王莽任命的。耿弇因不满王莽,投奔了刘秀,刘秀没有因为耿弇的出身而对他区别对待或有所防范,而让耿弇担任门下吏,这一职务可随时接触到刘秀。耿弇趁机向刘秀提出一些建议,令刘秀刮目相看。耿弇当时只有20多岁,刘秀夸赞:“小儿曹乃有大意哉!”刘秀对耿弇“数召见加恩慰”,耿弇则迅速成长,成为东汉建国的“建威大将军”,平定四十六郡,屠城三百座,从未有败绩,名列“云台二十八将”的第4位。
2)其次,知人善任,善于激励,。耿弇攻取张步,刘秀在临淄劳军,群臣大会,刘帝评耿弇取祝阿功若韩信取历下,皆齐之西界。而功又难于韩信,因为韩信袭击的是已降之敌,耿弇是单独打败强大的敌人。“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冯异在谿阪兵败于赤眉军,终在渑池大败赤眉。刘秀下诏书慰劳冯异:“始虽垂翅回谿,终能奋翼渑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3)再者,广泛招揽文武各方人才。刘秀夺取天下,主要依赖的是一帮追随自己的武将,但刘秀没有因此轻视文士的作用,他认为:“得士者昌,失士者亡。梦想贤士,共成功业,岂有二哉!”在任用功臣武将的同时,刘秀广泛“进文吏”,对那些“忠厚之臣”、“循良之吏”都真诚地予以接纳,根据他们的优长和意愿安排职务。史书说“士多归之”。
在招贤纳士方面,刘秀一向如饥似渴,对于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即便没有主动来投,刘秀也千方百计打听寻找,上门邀请,以诚意打动对方,让他们出来效力。严光是刘秀的同学,但无意做官,刘秀称帝后,严光隐姓埋名,隐居于富春江畔。刘秀念旧思贤,命人画出严光像,在全国范围查访,最终找到严光,并与其出则同车、入则同席,推心置腹交谈,许以谏议大夫之职。。
4)又者,完善选才制度,规范人才选拔。刘秀颁布诏令,命“三公举茂才各一人”,同时“监察御史、司隶、州牧,岁举茂才各一人”,自此茂才改为每年推举一次,与举孝廉一样定期推举,提升了茂才的地位,使更多具有实际才干的人才有了晋身机会。刘秀对察举制还做了另一项改革,为察举对象“授试以职”,也就是给这些“后备干部”们先授予一项其它职务,在实践工作中考察其是否合格,从制度上将那些徒有虚名的人摒弃于为国选才之外。
5)又之,怀柔天下。刘秀还以妥善处理了开国功臣问题而为后人称道。对于功臣,东汉初年没有出现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情况,刘秀对功臣“优以宽科,完其封禄”,众多功臣被封为列侯,“大国四县,余各有差”。一方面优厚封赏,与汉高祖刘邦的做法形成反差;另一方面也解除了大多数功臣的实权,功臣们自觉地“修整闺门,教养子孙”,避免居功自傲者影响和干扰治国治政。
6)再之,用人不疑。刘秀破铜马军,封其渠帅为列侯,然“降者犹不自安”。刘秀知道他们的顾虑,为表示对这些降者的信任,刘秀“敕令各归营勒兵,乃自乘轻骑按行部陈”,其胆识与胸怀令降将们彻底信服。冯异是刘秀特别信任和依赖的人之一,不仅足智多谋,还能“御吏士”,刘秀命其经营关中。
冯异镇守关中,“威权至重,百姓归心”,百姓称其为“咸阳王”。有人就此提醒刘秀,对冯异须有所防范,以防拥兵自重。冯异自己也觉不安,上书表明心迹,并请求调离。刘秀安慰冯异:“将军之于国家,义为君臣,恩犹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惧意?”这让冯异大为感动,打消了内心顾虑,对刘秀更加忠心,做事也不敢有丝毫懈怠。刘秀对下属“信笃任专”,下属对刘秀“进退用而上无猜情”。《后汉书》就此评价:“君臣之美,后世莫窥其间,不亦君子之致为乎?”
7)又再之,闻过则改。刘秀起兵之初,身边有仆人在军市上犯了法,时任军市令的祭遵依法处置,把这个仆人打死了。一开始刘秀也有点儿生气,觉得处置过重,下令把祭遵抓了起来,主簿陈副劝道:“明公常欲众军整齐,今遵奉法不避,是教令所行也。”刘秀听完,恍然大悟,不仅没有处罚祭遵,还发挥他严于执纪、刚正不阿的特点,让其担任刺奸将军,负责整顿军队纪律,刘秀还特别对诸将说:“当备祭遵!吾舍中儿犯法尚杀之,必不私诸卿也。”
还有一次,刘秀外出打猎,深夜方返城。负责守卫洛阳城东北门的官吏郅恽拒不开门,刘秀命人点亮火把,说皇帝回来了,但郅恽回答“火明辽远”,意思是离得太远,看不清。刘秀无奈,只得转至其它城门入城。事后,刘秀并未打算责罚郅恽,但郅恽却上疏对刘秀予以批评,刘秀诚恳接纳,“赐布百匹”,同时将放自己入城的东中门守备官员贬职。
一次宴会,大司空宋弘发现宫室内新添的屏风上画的全是漂亮仕女,而刘秀“数顾视之”,宋弘于是正言相谏:“未见好德如好色者。”当面作这样的批评,搁在一般人估计都会感到下不了台,何况帝王?但刘秀欣然接受批评,命人马上把屏风撤去,还笑着对宋弘说:“闻义则服,可乎?”。
二、严光、王良逸事。
严光和王良是东汉有名的隐逸之士。刘秀幼时和严光同窗读书,等到刘秀称帝,派人画上严光肖像察找,终在齐地找到了严光。刘秀多次征召,严光勉强才去,拜为谏议7大夫,严光不肯接受。最后辞别刘秀,在富春山种田钓鱼,寿终于家。
王良和严光一块去的洛阳,后来任沛郡太守、大徒司直。谦恭节俭,家用皆为布被瓦器,妻儿子女从不进官署。后因病返乡,一年后又被征召。走到荥阳,病情加重,不能再走,便去拜访朋友。朋友不肯见他,说“不有忠言奇谋而取大位,何其往来屑屑不惮烦也!”于是拒绝王良登门,王良十分惭愧,从此以后,连征不应,卒寿于家。
三、名辞
1.始虽垂翅回谿,终能奋翼渑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刘秀谓冯异
2.生我者父母,成我者鲍子。管仲
3.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刘秀谓庞萌
4.是故穷达有命,吉凶由人。婴母知废,陵母知兴。高祖宽明仁怒,知人善任使,当食吐哺,纳子房之策;拔足挥洗,揖郦生之说;举韩信于陈,收陈平与亡命;英雄陈力,群策毕举,此高祖之大略所以成帝业也。 班彪巜王命论》
四、典故
有志者事竟成:有志者事竟成,是汉语的一则成语,语出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耿弇传》。这则成语意谓有志向的人做事终究会成功(竟:终于),形容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任何难题最终都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