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行业,从好莱坞的电影制作流程来看是大工业生产门类中的一种。
流浪地球这个电影为什么会对今后电影产业发展有巨大的意义呢?
(纽约时报:《流浪地球》标志中国电影新时代到来)
这篇影评会尝试着从工业化生产中项目管理的角度来分析。
电影本身是个产品,那实现这个产品的过程就是生产过程。
从工业领域的项目开发和管理来看,一部电影从策划到立项到拍摄到后期制作到宣传到放映,就是一个完整的产品开发流程。
为什么说这部电影是中国电影的新时代?以我的理解,就是在整部电影制作过程中,形成并固定了整个产品开发的流程和体系。
让后续类似的电影生产有标准化的规范和流程可参考,并能以此为导向进行细致的分工合作生产。
在我看来,这就是流浪地球对整个电影工业的划时代意义。
这套流程的核心很简单:plan, before done。(计划,在行动之前)用英语更简洁,更能装B。
从我目前得到的不是很完善的信息来看,在流浪地球这个产品之前的科幻电影生产,可以用作坊化来形容。
为什么这么说?
作坊:主要靠人,导演,出品人,演员等人的本事的能力是一部电影好不好看的关键,而人的发挥或者是人本身,是不稳定的,所以电影产品质量就会参差不齐。比如……,好吧,我一搜中国科幻电影,除了最近大热的两部以外,其他都没听说过,就不举例子啦!
而批量化大规模生产的开发流程应该是什么样?
一般会分4-5个阶段:
[if !supportLists]1. [endif]立项阶段:确定项目组成员,成本,时间表。
-项目经理负责资源,背景调查与成本和成本制作周期的预算,完成初步背景报告,各项难点与关键点,明确市场发布许可的各项证书要求。各输出物节点优先性策划等相关内容
-市场经理负责调查市场,产品(包括宣发部分),比较竞争对手或类似品的成本周期,给项目经理制定计划做backup。明确项目的优劣势,及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项目目标及规划。
-产品经理:在产品宏观系列规划下,对单个项目产品进行规划(性能,目标,过程成本,预算,风险,收益)
-财务:结合以上三部分内容的预算及风险分析,给出预算分配及成本回报可行性分析。
好了,说了那么多,以下是《流浪地球》对于立项阶段的影评分析,信息来源:
《流浪地球》诞生记:拍了这个电影,我能吹一辈子牛逼微信公众号:我是拾遗君
《不知道这些,别说你看懂了《流浪地球》》-微信公众号: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再谈“流浪地球”》-微博V+文章:大英良心汉弗莱
流浪地球立项时的环境
大环境:广电总局 2016年第十次文代会,第九次作代会讲话
小环境:
a.广电总局新生代导演学习 2015年郭帆–产业升级需求
b.刘慈欣《三体》,雨果奖科幻热潮 2015年-市场潜在需求
资源:
中科院科学家、物理学家、社会学家,(产品可行性分析资源)
中影制片(剧本,投资机会,及其他资源)
北京文化、万达影业。。。预算:1亿人民币。
-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钱是万万不能的,后面空手套战狼很明显证实了这点)
[if !supportLists]2. [endif]工程样机阶段
-产品模型阶段,简而言之,就是明确了整个电影叙述内容,需求的实质化方向
工程样机阶段的任务是完成场景拍摄内容
这个阶段,需要的资源大致分为如下:(不了解电影产业生产过程,只是套用一般量产工业品的生产过程)当领导的,一般只关心下面几个要素,(其实项目管理也一样,so老板请跳过,直接看3 就行了)
[if !supportLists]a. [endif]钱
[if !supportLists]b. [endif]时间
[if !supportLists]c. [endif]风险及可控性
换成更细化的就是:
人:所有参与电影摄制的人员,直接制作人员,辅助管理人员
机:可以套用成设备,拍摄设备,道具
料:演员,剧本
法:拍摄手法,剧本大纲及背景
环:摄影棚,摄影环境。
从另外一个维度来理解,这里的环是世界观,流浪地球中的世界观。
在这里,流浪地球的良心表现在几个方面:
-世界观的设定,带有中国人的价值观,家的概念(球就是家,家就是球)隐含设定输出价值观,符合大环境需求。
-由此引申到剧本大纲及背景:一百年编年史(产品迭代表);前期的分镜头;概念图(3000张,我理解为初期零件BOM),各种生活细节设定和设计(产能性能及外观成型设计)
-再落实到摄影棚的布置(10w平方米的摄影棚)、安全标语?(中国特色),有些还得做旧,(生产环境准备)
-道具制作(10000多件,对应工装夹具设计):外骨骼道具果然不是中国做的,最轻60斤,最重130多斤,一看,好莱坞的特效,白人大块头也不能长时间抗这些吧?差评!看见花絮里CN171-11团队里所有人瘫在地上,就心疼他们
-剧本改编(对应生产工艺流程设计准备。看完电影去翻书,感觉看了一本假书/假电影)
-台词设定(据说人物设定是由心理专家做了模型设定的,所以韩朵朵这个初中生学渣后面能讲出“希望”来,感觉已经用尽了她洪荒之力了,别再说她尬啦!)
--以上,都是plan部分!也就是说,这些都是在实际表演前,都计划好了的!
所以落到实际的演员表演(整体而言小朋友们都演得可以啦~吴孟达也算是尽力了,可我还是更喜欢CN171-11救援队所有人~)拍摄周期都不是很长。看到赵今麦(饰演:韩朵朵)的访谈,整个摄制过程是4个月。而吴京,从一开始的串场到后面的31天,应该是剧本修改的结果,加上了领航者号的支线内容,并不是计划没做到位。我可以很不负责的说,很多被骂成shit的国产科幻片,估计70%左右的精力和资源都放在演员表演上了(流量,巨额片酬)怪不得前阶段要让某些人把这么吞下去的钱吐出来。。。真是太浪费国家和观众拳拳爱护之心啦。
[if !supportLists]3. [endif]小规模试制阶段
在这里我强行把特效制作套在这个阶段了。
在规模化新产品导入的流程中,这个阶段应该是工程样机做完,测试做完之后,所有的设计都定稿定型后,工艺,机器设备,原材料等生产各要素的调教磨合,主要是为大批量生产做准备的。
这里要着重说的就是后期制作的视效总监孙敏,她作为一个总负责人,在整个特效流程制定中的对国产电影产业的贡献,值得一书特书。
她面对的是什么状况?各种鱼龙混杂的特效制作公司,互有优劣的特效制作团队,光想一下这里的供应商筛选,就已经够资深采购喝一壶了。
她在这里的策略非常精准有效率:
-明确所有特效镜头(2003个)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是2003个零件,(确定BOM表)
-筛选合格供方,指定外包供方(主要供方:4个国产大特效公司,1个韩国的外包公司),其余供方支持
-最最关键的一点:各供方生产流程磨合。据报道,孙敏用了3个月时间,让这几个特效公司进行了流程磨合,流程要求重点是:效率,配合。对应零件PPAP流程,从设计打样开始到流水化生产。
-结合剧本,输出特效(中间与导演组磨合无数次,参考导演采访:很多镜头改100次很正常,最多一个镜头修改251次)
在这里,最大的一个风险点,就是结合剧本,输出特效。整个电影的关键节点也在这里:修改,修改,修改,大量的时间,大量的试错,大量的投入。这是电影产业与其他工业产品不一样的地方,也是最不可控的风险点。在这里我就不多说了,这是我短到不能再短的板了。
[if !supportLists]4. [endif]大批量生产阶段
其实这个阶段,对于电影工业而言,已经不是大批量生产了,而是市场营销与宣传。
产品本身的周期性非常短(院线方面),现阶段很多营销都靠的是水军。
而这部电影,因为前期烧钱和预算吃紧的关系,感觉也没什么钱做营销了,20亿那副美工是不是罢工了?直接吊死在片场了?全靠观众口碑。这也可以作为营销方面的一个经典案例了(上一个应该是《红海行动》?《战狼2》?):关注客户,挖掘客户潜在需求,感动客户,让客户成为二次传播的媒介。
结束语:
之所以写这部影评是因为在这里看到了一个规模化电影生产流程的摸索与创建,并得到了成功。这部电影的制作过程肯定会影响到后续类似影片的制作,如纽约时报所言,由这部电影的成功,中国进入了以往从来无法进入的科幻片制作的行列(大意)。
以前我们电影的成功,很多会归功于导演: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其实是不正常的。有点类似于小农经济中的佼佼者与工业量产品的比较后,别人尊敬我们的工匠精神。
好莱坞式的流水线制作的精髓,在我理解,是分工合作,流程固化,专业细化。而在分工合作之前,是策划,好的策划,应该包括所有项目管理中的策划的重点:钱、时间、风险,力求风险可控(当然艺术创作中会有很多不可预知的风险,例如《流浪地球》中烧钱差点烧到把项目搞停的特效)而做的尽可能多的前期的控制(例如孙敏对特效制作公司的流程整合)。并且把这种配合流程固化下来,为今后和好莱坞一样进行流水化生产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