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波:人在清醒、安静并闭眼时,发射的α波节律最为明显,在睁开眼睛受到光的刺激或者接受其他刺激时,α波将立刻消失。
也就是说,当人处在α时,会对任何事情都表现冷淡,没有紧迫感。比如你正在看电视,可能感觉有点饿了,但是家人来叫你吃饭的时候,你却没有动弹,这就是α波让你变得温吞,不仅没有听到家人叫你吃饭的声音,而且还可能没有留意到饥饿的感觉。尽管这种状态让人感觉很舒服,但是α波不能让人有更多的成就,是不是类似我们的舒适区呀?
θ波:在成年人受挫或者抑郁以及精神病患者中,θ波极为明显。
这种脑电波是10到17岁的少年脑电图中的主要成分。他比α波的频率更加缓慢,可以让人的大脑进入半梦半醒的状态,可以消除焦虑和反刍,还能帮助治愈疾病。
经常处在θ波里,可以减少情绪化进食,提升幸福感,还能让人们保持高度直觉的状态。
但不幸的是,相比α波,长期处于θ波会让人更加孤僻,做事效率更低。
β波:当人们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亢奋的时候,会出现此种脑电波。当人从噩梦中惊醒的时候,原来的熟睡时的慢波节律可立即被该节律所替代。
我们一般利用β波来完成认知任务和集中注意力。但是处于β波的时间过长,尤其是需要放松的时候还处于β波状态,最终只能产生焦虑和抑郁。
比如朋友们要来你家做客,你意识到需要打扫一下卫生,所以你的β波启动了,帮助你完成这件事。通常来说,当房子渐渐整洁起来的时候,一种新的脑波就会代替β波。但如果β波一直占着主导位置,毫不退让,那么你就会开始为担心客人觉得房子不够干净而着急,这让你担心没有充足的时间来打扫房间,或者会想如果房子不够干净的话,客人会怎么想你......这样一种担忧引起另一种担忧,你在里面不停转圈,一直到焦虑将你压倒。这是不是跟我刚开始举得例子有些相像?
所以陷在β里的人往往会注意力过度集中到一个点上,导致灾难化思维出现。
在这种时候,我们就需要有意识的将大脑的β波转成α波,逐渐摸索出解决的办法。
δ波:当人在婴儿期或智力发育不成熟、成年人在极度疲劳、昏睡或麻醉状态下,可以记录到这种波段。
也就是说,δ波可以让人进入深度睡眠,恢复活力。在睡眠周期里δ波释放人体生长激素多巴胺和血清素,对睡眠非常重要。当人处于清醒状态的时候,大量δ波的释放会增强人的怜悯感。
如果一个人长期处在δ波状态,可能是脑损伤或者是脑疾病的征兆,他们清晰思考的能力会缓慢降低,甚至会感觉到迷糊不清。因此困在δ波的人往往难以完成认知任务,或者在短期记忆上存在重大问题。
γ波:处在γ波中能让人们的精神高度集中,增强快乐感,产生更多创新性的想法。实际上当人们出突然灵感迸发的时候,就要感谢γ波,因为在形成新念头的前一刻,正是γ波突增的时候。
大脑利用这种脑波来切断焦虑和反刍思维的去路,γ波的增加通常可以让人们摆脱最糟糕的焦虑,增强平和与自我重视的感觉。
为了能够积极产生γ波,你必须在冥想训练上多费点功夫。一般来说高级禅修者的γ波活动,比初级禅修者更多。但还是要返回到其他脑波状态里的,因为还要完成其他的日常活动。
我们占主导地位的脑波状态一般是来自于出生的家庭和生活经验。如果你的主导脑波是β波,你可能会精力充沛,紧扣目标且容易兴奋;冥想者可能会更多的处在α波,对人和物的反应较为缓慢;θ波占支配地位的人,往往会收集关于他人的信息,并显示灵通的倾向;δ波为主导脑波的人可能很难从沙发上爬起来将事情完成,尽管他们更有思想,更能慎重的评估数据和制定决策;如果你的脑波是γ波,那么你不是僧侣,就是冥想时间已经超过一万小时的冥想者,这种人一般都怀有慈悲心,自我感稳定,不管外界的压力如何,这种自我感都能使内心保持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