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选书有点懵,有时好不容易买了纸质书,拿到一厚本,真正看下去好象收获并不大,觉得性价比不高,于是改买电子版,但好象感兴趣的也早买了,强烈求推荐好的电子书啊。
这本书的观点就在标题中,早听说过,也看过读友们发的笔记,但想想那一万小时就觉得遥不可及,那都是天才们的事。但是想着也许可以将此理念用于对孩子们的教学中,遂还是忍不住看看。
正如泰所言,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一样,一万小时也是需要持之以恒的练习,只是这种练习是一种精深练习,需要有人正确的指导,还要本人对之抱有激情。现在我自己每天自己在家练习瑜伽之类的,既没有专业指导,也不是精深练习,没有显著成效也是自然,但是只要享受每个练习的过程就好了。
读书笔记:
1万小时天才理论可不只是1万小时这么简单。1万小时是由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心理学家们提出来的,他们认为所有的世界级专家,都需要经历1万小时的刻苦练习。
天才们的才能密码建立于颠覆性的科学发现之上,其中涉及一种叫做髓鞘质的神经绝缘体,一些神经学家们称它为学习技能的圣杯。
髓鞘质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普遍性,每个人都有髓鞘质,虽然小时候生长速度最快,但却是一辈子都在生长,二是通用型,髓鞘质的生长,有利于所有类型的技能,包括智力型和体力型,三是无形性,所以髓鞘质。看不见摸不着,只能通过神奇的效果才能感受到。对应1万小时天才理论的三大要项,即所谓的精深,激情,和伯乐。
谁也不能随随便便成功,它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
不管哪种人永远不会太迟的说法,永远不过时。
精深练习是建立在一个悖论之上的,朝着既定目标挣扎前进,挑战自己的能力极限,不断犯错,这让你更聪明。那些看上去像是障碍的东西,长期来看其实是有价值的,亲自接触一次,哪怕只有几秒钟也比旁观几百次远远有效。
设定一个稍稍超过自己现有能力的目标,设定努力的目标吧,盲目受挫,毫无帮助,实现目标才能突破原有水平。
精深练习就是构建神经回路,并使之裹上绝缘体。策略有三步:第一步,技能学习者整体了解一项任务,一个大组块,巨大的回路;第二步,尽可能把它分解成最基础的组块,重复练习,练习并不能使之完美,完美的练习,才能使之完美。第三步,花时间用慢动作练习再加速,以了解其内在的结构。
提供正确方法,找出可以帮助,朝着目标前进的方向,这是有效的精深练习。
精深练习不是一碟小菜,他需要经历,激情和投入。
除了傻子,人在智力上差别不大,不同的只是热情和努力。
髓鞘质是一种活体组织,永远在生长和老化,就像一场战争,年轻时髓鞘质生长很容易,五十岁左右,总体的平衡倾向于脑外,但是我们仍然在生长髓鞘质,即使髓鞘质分解了,我们仍然可以长出新的,直到生命结束,受教育越高,你就建立了一个更厚更强大的神经回路,能够更好地抵抗早期疾病的侵袭。
————————————————————
我在参加文魁大脑读书会2016年阅读年挑战计划,本年度我要阅读书籍52-100本,请大家监督。每周没有完成一本的,发微信红包150元,一年没有达标52本的,再发微信红包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