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媳妇儿说最近七个多月大的女儿在她肚子里动的很频繁,估计长得太快了。我说可能是肚子里空间不够,她感到太局促了吧。
忽然脑子里就想到了一位神仙——哪咤,他居然是妈妈怀胎36个月才生出来的,而且还是个肉球。一出生就能说能跑,再带神兵乾坤圈、混天绫。那哪吒小朋友到底算哺乳动物还是爬行动物呢?因为分不清他是胎生还是卵生。哪咤妈妈怀他的后26个月肚子该有多大?因为两岁多的孩子,个头已然不小。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哪吒妈妈应该是历史上第一个尝试剖腹产的母亲吧。还有这乾坤圈,混天绫名头太吹牛,真能搅动乾坤吗?只能打个把小龙人而已,连石矶娘娘都打不过。看人家杨戬的兵器多淳朴,就直白地叫做三尖两刃刀,可没那么玄乎。不过从物理学角度看,应该叫做三尖六刃刀更贴切一点。
小时候读过很多书,大部分都是父亲书架上的《说岳全传》、《说唐》、《七侠五义》、《封神演义》等。后来上了高中,开始接触金庸先生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系列。现在开始后悔当时没有做读书笔记,只能记得每部书的大概。岳飞、汤怀、张显、王贵、牛皋五兄弟,各自兵器除了岳元帅的沥泉枪其他的都记得不太准了;秦叔宝三十六兄弟在贾家楼结拜,从魏征排到单雄信,第六位是王伯当还是谢映登也不知道了;大隋朝好汉排名都有谁,数到第九位的花刀帅魏文通之后,后面是尚师徒还是新文礼又不记得了;五义能说出五鼠,而七侠除了南侠展昭、北侠欧阳春、小侠艾虎,还有展护卫双侠大舅子,剩下两位是谁呢?
如果我当时能够做读书笔记呢?是不是可以把他们记得更完整一些,可以在分享他们故事时不用表述不了何时何处何人,手握何兵、胯下何马、身着何甲,最后不得不以一句,“反正很精彩,你自己去看书吧”来做结尾。
高中时我就想过要写写牛皋、李逵、张飞、程咬金四个莽撞人,但我没有行动,直到前阵子看《鹿鼎记》中韦小宝在通吃岛上做梦赌钱,遇到这四大羊沽,才又想起这十年前的念头。看《鹿鼎记》第二遍才注意到九难的武功似乎高得太过离谱,少林寺十八罗汉护驾康熙还被她刺了一剑,又把韦小宝掠走。陈近南侠义是有,但对郑家的愚忠似乎又当不起“生平不识陈近南,就称英雄也枉然”的赞美,他骨子里和岳飞、宋江何其相似。
奔三胜利在望的我,现在只能记起小时候自己读到这些英雄侠客们八拜结义,然后揭竿而起劫富济贫时是多么畅快豪迈,打奸除恶时是多么热血沸腾。当年的快乐历历在目,但陪伴我的那些大侠们却面容模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