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这段时间的新闻辣眼睛,揪心事挺多。尤其再次看到一则关于谢某因为女儿不肯写作业而暴力相向,将自己的女儿打死的新闻,令我的心情沉痛无比。
是有多“叛逆”,是有多“恶劣”,才会让父母拳脚相加,施暴于年幼的毫无抵抗力的孩子。好吧,即便叛逆,即便恶劣,事情的导火索也只是因为不写作业。不写作业,到底触犯了父母怎样的心里底线。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的期望?这一点我毫不怀疑。我在很小的时候,父母就会经常将别人家的孩子怎样怎样来与我比较,以此激发我的上进心与斗志。我的内心是无比的反感、讨厌、压抑,甚至还会偷偷的给那个拿来比较的孩子使坏,内心还会滋生一些阴暗的想法,希望这个孩子怎么怎么不好。我想,这样的桥段,这样的经历,这样的感觉,很多人都不会陌生。我们充分理解为人父母的这种对孩子成才的期待心情,但不能认同这样的教育方式。孩子是有自尊心的,也是有逆反心的。谢某的女儿在父亲呵斥和拳脚下仍然不屈服,依然不来写作业,最终导致被父亲打死。这样比较的方式,这样强压的方式,轻则给孩子带来心理阴影,重则……
父母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这一点毋庸置疑。前段时间,与我的小侄子聊天。聊到他妈妈有一次在他作业没有做对,冥思苦想后仍不得要领,干脆放弃的情况下,他的妈妈,暴跳如雷,抓着他的头发,狠狠的打击头部,气急败坏的大声责骂。我问他当时的心情,才十多岁的男孩子啊,居然露出苦笑:我只是觉得她好傻!满脸的鄙夷……我想:当谢某打骂女儿时,女儿恐怕已经没有了害怕,有的只是茫然的坚定和冰冷的鄙夷。冲动,暴躁,易怒,多少父母以这样极端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子女的“恨铁不成钢”,殊不知,一个连自己的情绪都控制不了的父母,会带给孩子什么样的伤害,身体上,精神上,性格上。甚至就像一个魔咒,复制粘贴到孩子未来的人生。我有一个同学,典型的学霸,也曾经经历过这样的魔咒。所幸,他勇敢的走了出来……
(二)
我有一个同学,称他为L吧,典型的学霸,几乎从未拿过第二名。高冷,也从不与其他同学闲谈。毫无悬念的考学工作。现在在我们县城税务部门工作。前不久一次同学聚会中,看到他谈笑风生,与任何人都很热情的招呼。就像是学生时代与每个人都很熟络都很密友的样子。“L,我们觉得那个时候的你好高傲呢,现在这样都不习惯了。”有同学直言不讳的提出了疑问。他吐了个烟圈:“你们不知道,那个时候的我是有多么的孤独。”接着他徐徐道来自己的经历,他两兄弟,从小就都是成绩优异的孩子。他们的母亲,一位辛劳的农村妇女,对儿子的教育风格是无节制的严格。他描述了小学四年级的一个细节,那个学期期末,他“不幸”考了个第二名。发完通知书和奖状后,所有的学生都欢欢喜喜的回家了。只有他,默默的呆在学校食堂里,在一口水井旁,用力的摇水,心里忐忑不安,因为考了第二名而不敢回家。夏天中午的太阳炙烤着大地,那个紧张的小男孩汗流浃背的摇着水,心里反复在问该怎么办该怎么办。直到后来他的班主任看到并了解情况后,替他“作弊”,重新发了一个第一名的奖状,这件事情才算过去了。那个时候的妈妈,每个学期放假那天,就坐在家里等着验收孩子拿成绩单。强势的母亲,在两个儿子身上施展开严厉的教育。他的哥哥自尊心很强,在一次考试失误后,承受者母亲和老师的批评时,内向的哥哥一下子就落下病根了,精神疾病。后来愈发严重,无法上学。二十多岁时一次意外中死亡。从他哥哥犯病开始,L心里也曾扭曲过,对世界充满了仇恨。所以那个时候的他,总是特立独行愤世嫉俗,看谁都一幅桀骜不驯的模样,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他说其实他在用一种貌似坚硬的外壳包裹着自己孤独无助愤怒的心。长大以后的他,读过很多书,见过很多人,阅历过很多事以后,心境渐渐敞亮,释怀,放下,改变。直到他的儿子出生。他说:我绝不会强求我的孩子学习多好,但我一定会注重他的身心健康。他的朋友圈经常“抱怨”儿子的学习,经常晒他儿子各种释放天性后的灿烂笑容。在学霸爹养出“学渣”儿子的自嘲自黑中,不难看出,正如他所言,他彻底谅解了过去。
(三)
我的圈中还有一位编辑汤汤老师,她的教育,就是陪着孩子重走一回童年。每周陪着孩子风雨无阻爬岳麓山,与孩子一起发呆,傻看地上的蚂蚁搬家,搜罗花店废弃的花朵,尝试自己动手制作酸枣糕,反倒从没有见到她在孩子学习监督上的焦头烂额。
我注意到,最近几年的高考状元,大多都是爱好广泛,智商情商兼具的学生。至于父母,也大都注重全面发展,至少没有一个是家暴教育。父母的言传身教,对情绪的有效控制,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温暖的成长氛围。
暴力教育的伤痛,请少一些,再少一些;和风细雨式的灌溉,才能长出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