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迎来五一小长假,不过对我而言,时间失去了某种威力。研一上课的那一年,时间被划分为上课和不上课;研二实习的那一年,时间成了上班和不上班;研三写论文的这半年,时间被划分为写论文和不写论文。
哈哈哈,有没有被绕进去,或者说有点无聊。《吃饭 睡觉 等幸福》中女主春卷的母亲听到春卷用“睡觉,吃饭,去上班”来形容近期生活,母亲说“平平淡淡的日子,好无聊啊”。
春卷原本就职于一家建筑企业,因为身体缘故,容易乏力,无法全勤上班,引起某同僚的不满,设计垃圾邮箱陷害她,于是身心俱疲的她选择了离职,找了一份一周工作四天的兼职,周中休息。随之而来的是,房东上涨租金,为了在兼职的薪资下维持正常的生活开销,春卷决定搬离原有的公寓,在中介的带领下找到了一处租金比之前便宜一半的团地(类似于中国的社区)。
房东美山阿姨很热心,在春卷看房的当天注意到她的头疼,送来萝卜片,后来遇到继续来看房的春卷,邀请对方来家里喝汤。被美山阿姨的“儿子”阿司“训斥”,感冒了还来别人家里喝汤,是想把病传染给对方吗。春卷迅速离开,在团地的长椅上反思时看到了拿着汤盒的阿司,回家喝着由香菇、洋白菜、鸡肉丸、莲藕炖煮的高汤,心里暖暖的,于是下定决心租住团地的房子,为了向阿司请教药膳。
阿司拒绝了春卷的请求,美山阿姨带来点心(蒸红薯)来和春卷聊天,解开了其中的缘故。之前有一位生病的老奶奶,听说了阿司的药膳,拿着阿司的食谱,便不愿意吃医院开的药,对方的儿女找上门。阿司无法担负其病人身体健康的责任,于是不再倾囊相授,但善良的他总会在无意间传递药膳知识。
得知缘由的春卷放下了尴尬,自己买书学习,按照食谱上的推荐买菜,春天多吃绿叶蔬菜,排出体内的老废物质,尤其是带点苦味的蔬菜,可以排毒。像西兰花。梅雨季节可以多吃黄色食物。没有阳光的日子,人的心情就会受到影响,肠胃也会感受到,黄色的食物有助于消化,比如玉米。秋天,可以多吃些白色食物,如山药、白萝卜、白菜等,缓解困乏。冬天的话,还在更新中(哈哈哈,看完了前四集)
似乎有了药膳,内心就有了一点点变好的盼头。
比药膳更重要的是,与人有爱的链接和远离不舒服的人。每次心情低落的时候,美山阿姨总会带着食物敲响门铃,好比一杯茉莉花茶,给心灵开一扇窗户,让阳光照进来。美山阿姨多才多艺,在网上售卖自制的布衣裙子,跟着阿司学习投资,经常做好事,夸奖邻居的食物美味,是一位能从生活中感知到幸福并传递幸福的小老太。和阳光住在一起,即便是乌云密布时有阴雨的日子,也被慢慢驱散。
所以,生活怎么可能和谁过都是一样呢。
一起享用寿喜锅的晚宴上,春卷得知阿司不是美山阿姨的亲儿子,这样的称呼是为了避免解释。阿司是NEET(不上班),住着美山阿姨的房子,分摊水电煤气费,承担着厨师、水电工、装修工和买菜的工作。(或许这是一种新型的合租模式,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和空巢老人的合租,用免房租和照顾老人互相抵消的方式,一起快乐生活)
喜欢日剧的理由很简单:她在教会我们如何生活。无论是《凪的新生活》《住宅区的两人》《百万元与苦虫女》《面包和汤和猫咪好天气》,还是这部剧,都是从细微的生活中慢慢用食物与爱填满曾经的洞,积攒重启人生的力量。倘若能感受到食物的美味,生活就还能继续。
用我妈的至理名言便是:能吃饱睡足,身体就没啥问题。
大道至简。最听不进劝的那一批人在历练了一番后,便会对此深信不疑。老祖宗的智慧,历久弥新。
从日剧中也能看到日本人的性格特征:礼貌、小心翼翼、边界感强。这几年的剧情都在走治愈风,似乎是为了给上班的人安排的祛班味的精神SPA,同时也疗愈着我这只不善交流和逃离人群的地球人。
怎么办,想要回家种地的心愿依旧强烈。
好像并没有什么放不下,只要放下内心的紧箍咒,给生活的空间越大,生活的回赠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