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式学习理财之前,我们深度学习一下如何控制自己的支出。现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市面上各式商品琳琅满目,但消费者真的可以完全凭自由意志去购买商品吗?两位诺奖得主乔治·阿克洛夫、罗伯特·席勒凭借这本《钓愚》告诉我们事情的真相。
先来介绍两位鼎鼎大名的作者:乔治·阿克洛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首席教授,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席勒美国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标普/凯斯-希勒全国房价指数联合创始人,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很多读者可能会嗤之以鼻,觉得这些学院派作家每天坐在房间里,写出一套套又深又没人懂的学问糊弄大众,没有实际意义,而且语言晦涩,没有趣味。那就大错特错了,能够摘到诺奖这种冠上明珠的人,岂没有和他们的团队一起做了最深入最全面的调查?岂没有深厚的文字功底把他们的观点清晰地表达出来?
全书共分为三部分:未付的账单与金融崩溃、各种各样的欺骗、结论与后记。两位作者历数从投行到政客,从汽车销售到房地产中介,从烟厂到酒厂,从食品厂到制药商,从信用卡到广告,无不存在“自由的欺骗”。他们以一个个生动的事例、详实的数据、幽默的阐述揭示了从日常生活到金融、政治等层面的富有想象力的钓愚手段,从另一个角度反思了金融危机爆发的内在原因:钓愚不仅让普通大众损失惨重,而且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系统性风险,导致经济崩溃。
作者开篇就以健身作为引子举出生活中容易被“钓愚”的例子:通常,新的健身者会面临三种付费方案:(1)按次计费;(2)按月支付固定费用并自动顺延合约;(3)支付固定年费。显然,如果健身频率足够高,理性的新健身者应该选择后两个方案。但研究表明,有80%的健身者根本达不到采用第二种方案应有的健身频率,却依然选择了第二种方案。换言之,这些低频健身者其实采取按次计费更划算。厂商就利用消费者的预期与实际差获得了利益。
类似的例子还有好多,厂商、金融家、政治家充分利用种种信息不对称进行获益,通过广告等各种手段把不值钱的东西伪装成宝贝,迫使不明事理的消费者误入各种陷阱,做了信用卡的奴隶。本书帮助我们辨别消费陷阱,提高防骗意识,保卫钱包安全,希望大家不要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