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李笑来的《把时间当作朋友》,了解了心智模式,并对自己的心智模式是如何工作的进行了反思。
一、什么是心智模式?
“心智”,对应的英文单词是“Mind”。心智模式(Mental Model)是苏格兰心理学家肯尼思·克雷克在1943年首次提出的。彼得·圣吉将其定义为:根深蒂固存在于人们心中,影响人们如何理解这个世界(包括我们自己、他人、组织和整个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诸多假设、成见、逻辑、规则,甚至图像、印象等。
从本质上看,心智模式是人们在大脑中构建起来的认知外部现实世界的“模型”,它是一种思维定势,会影响人们的观察、思考以及行动。
每个人都有心智模式,心智模式的不同决定着人幸福程度的不同。
二、心智模式的工作机理
按照考夫曼的说法,个体的学习过程可描述为“见-解-思-行”的循环,即,看见,解释,总结,行动。
如:今天早上在电梯口笑着跟一个人打招呼,她面无表情,这是看见。
解释和总结就看心智模式啦。第一种解释是:难道我得罪她了?或她怎么这么无礼?这种心智模式下,会做总结,跟她这样的人不必主动打招呼。然后,启动心理防御机制,并导致如下行动:以后不要主动跟人打招呼。
第二种解释是:她在专心思考一件事,也许根本没看见我。在这种心智模式下,会总结:以后看见别人面无表情的时候不要打扰,也许别人正沉浸在一件事的思考当中。导致的行动:以后跟人打招呼前,先确认对方的状态,以防自己打扰到别人。
第三种解释:她今天貌似心情不好,也许在路上堵车了,也许跟谁发生矛盾了。在这种心智模式下,会总结:以后看见别人面无表情,要主动关心问候一下,不是简单的打招呼,而是提起一个话题,表达关心,引起对方的回答,给对方一个发泄的机会。
从上述我的亲身经历当中可见,心智模式不同,对同一件事的解释和总结就会不同,导致的结果也会不同。
心智模式的作用机理主要有三种,即心智模式通过三种途径影响个体的观察、思考和行动,具体包括:认知框架,思想路线,行动导向。
三、如何改善心智模式?
改善心智模式有这样几种方法:
1*** 觉察,自省。
比如,同样一个问题,老师讲了好几遍,为什么有的人能听进去,有的人要反复问。即使你把操作步骤告诉Ta,Ta还是要反复问。其实,这就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样的心智模式本质上是懒惰。看起来很努力,实际上没深入。
以前我很反感这样的行为,可当我做了老师,耐着性子去帮助他人解答问题时,我才发现反过来加深了我的理解。教是最好的学。***就像学周易,有时候感觉自己懂了,但当有人向我请教一个问题时,表面上看问题很浅显,但既然有人问,反过来促使我去思考为什么在这个点上容易产生误解。
2 学习。
通过获取新的信息,开阔自己的视野,可以拓宽“观察框架”;通过了解新的思考逻辑,掌握更多的规则,可以更新“思考路线”;通过借鉴新的观念,形成新的习惯,可以修正自己的“价值导向”。总之,通过学习,可以获得合时宜的心智模式,使行动更有效。
比如我自己,通过听讲座,会了解一些以前不知道的信息和知识,慢慢地会对以前漠不关心的事物进行观察,联想,反馈。渐渐发现,以前读了那么多年的书,知识依然狭隘而片面,有很多认识误区,有很多精神盲点。
3丰富体验。
让新颖、鲜活和丰富多样的体验不断冲刷、冲击、甚至冲破我们可能落后和固化的心智模式。如果人们长期在一种熟悉的环境下工作和生活,也许很难产生新的灵感,却很容易固化思维。
现在做研究的提倡学科交叉,提倡思维碰撞,其实就是为了改善心智模式,换个角度看研究,会柳暗花明。
4换位思考。
当我们心里有了某种想法之后,通过心智模式“选择性观察”的机理,就会让我们发现更多能印证这种想法的事例,从而更加坚定自己的判断。这是心智模式的自我增强特性。
比如,今天某人回家比较晚,我会自动启动“只顾自己潇洒”的心智模式,主观上会有诸多不满,于是他回家对我说的每一句话,我都觉得需要反驳,需要纠正,因为我的心智模式是这样的,你回来晚了,你就是不负责任,你说什么都不对。于是,火药味升级。在写这篇的时候,写着写着,气就消了。
改善你的心智模式吧,它会提高你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