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中国计划生育的贯彻执行和千百年来重男轻女思想根深蒂固,自出生起至6岁便寄居在姨姥姥家,仅在百日之前与自己的母亲有过日夜的陪伴,对姨姥姥的感情,如同烙印一般镌刻在一生的记忆之中,在心底如母亲一般的温柔,尽管那时的自己并也不知道母亲的感觉是什么,但是这丝毫不能影响这份美好。
即便是后来回到了自己应该在的原生家庭,依然感觉自己是个外人,在这种跌跌撞撞中成人,在这种磕磕绊绊中立事,每每在生活中受挫,最想寻求的港湾依然镌刻在幼年记忆里的那份安宁。 记忆里是门口的那头大水牛,在泥泞的湾泽里,来回的踩踏着淤泥,摇晃着黑色的大尾巴,记忆里是乡间的小路上,坐在姨姥爷那个独轮的小推车上伴着夕阳回家的温暖感, 记忆里也是昏暗的煤油灯下,依靠在姨姥姥的怀里,轻轻摇晃入睡的那抹幸福。 一切都很遥远,却又很近。但就是回不去了。
错过了成长,错过了陪伴,也错过了分享幸福和彼此依靠的机会,初为人母,尽力的去陪伴,去呵护,生怕自己的孩子少了半分的疼爱,希望在她那幼小的心里能够填满温暖的记忆,可以用一生来回味幸福。 每当遇到各种或这那的原因,造成的骨肉分离,留守儿童那撕心裂肺的呼喊,依然不能改变父母为了生计而决绝的离开,我们无法去谴责父母的绝情,我们也无力去劝说啼哭的孩童,有太多的无奈,但是我们能看到的,肯定是若干年后的埋怨和面对孩子叛逆期的无奈,真的要放弃让孩子幸福的机会,让自己幸福的机会。将这一切仅仅的归咎于没有办法的无奈吗?
家是一种寄居在幼年记忆里的感觉,尽可能多的陪伴和关心,才能让幼年的记忆填满这些幸福的感觉,才能让他们将来成年的回忆不至于太过贫瘠,才不会让将来的幼年记忆除了爷爷奶奶辈身影,无法寻得父母陪伴的踪迹,慢慢的幸福感的存在和的支撑,也是我们能够成长和面对一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