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到重庆办事情,在重庆的新华书店买了一本《教父》。我有一个习惯,到某个地方都喜欢先到当地的一家书店去看看,想从书店体会这个城市的人文魅力。
说实在的,看完马里奥·普佐的《教父》,我特意找了由这本小说改篇的1972年上映的同名电影来看。也许是缺乏对那个时期(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和意大利相关背景知识的了解,我对这本畅销小说并不是太喜爱,包括以同名电影虽然也忠于原著,但仍然觉得有些冗余乏味。
其实对于我难以和这本小说行成共鸣,也算是正常,我一直不太关心权力。或者因为一直没有得到权力的人,没有偿过它的美味,自然也不会的到它的名字就垂涎欲滴。骨子里我认为自己是一个向往庄子那般生活的人,所以我对权力不支持不反对。
教父唐·科莱昂的小儿子迈克尔最开始也是爱美人不爱江山,去读书,去参军,去做平民,但就是不想继续从事他父亲的家族生意(表面上是橄榄油进出口,实际是黑帮和各种惊人的产业)。然而现实总会改变人的看法,当他一见钟情的意大利妻子因他(或者说因他的家族)而死时,他不得不选择去做教父的儿子(接班人),做教父希望他成为的人。
小说里比较有意思的是,唐的说词“只要你接受我的友谊,你的问题就是我的问题。”虽然说友谊一词常常出现,但教父在友谊后面做了很多事情,代表的是一种美国精神“Business is business”。教父的理智让人钦佩,那怕失去了可以继承他事业的大儿子,当他从病床上恢复时没有被仇恨蒙蔽,选择和五大家族讲和,并且一真坚守他的诚诺。对仇人坚守诚诺的人绝对是不可轻视的人,一直等到他生成的最后一刻,握住迈克尔的手说了句“生命真美妙”。
迈克尔继承了唐·科莱昂的性格,用理性隐蔽自己的仇恨和真实意图,表面上的示弱只是为能更好的准备最后的一击。最后的结局大家可以看一看原著,这一部被誉为男人的圣经的书必然有它的可读之处。至少对一件事情懂得面对现实,懂得提前布局是我们应该认真学习的。当你常常被生活的问题缠绕时,有没有想过如何真正的地解决它们?很多问题当下是无法解决的,那么你就需要有一定的眼界提前进行布局,在时机成熟前不要在意别人怎么看,当你的布局完成后,解决之前的问题只是等待一个好机会的来临。如果不进行布局呢?之前的问题就是现在的问题,现在的问题就是以后的问题......
再说一点,这本小说的封面用“情色小说”、“一字未删”的广告词来做推广,关于这方面我只想说,有些东西本身就是艺术,不要背上太多道德的外衣,删减本身就是对原著最大的破坏。
Even 原创
简书账号 Goeasyway
http://www.jianshu.com/users/f9fbc7a39b36/latest_articles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