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的发展,病毒不断变异,针对疫情防控的措施也因时因势的进行了新一轮的优化。日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了优化疫情防控“新十条”,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
核酸检测一直是判断人群是否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多次的全民核酸检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长期居家的办公者,网课学习的学生,行动不便的人群,或是长期独居老人、基本无外出的婴幼儿,其实长期并无过多的社会接触,前往核酸检测的过程反而增加了他们的接触风险,例如近年就有许多在核酸检测过程中由于人群聚集被密接感染的例子。在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根据疫情发生地区人口规模大小、感染来源是否明确、是否存在社区传播风险及传播链是否清晰等因素综合研判,根据风险大小,按照分级分类的原则,确定检测人群的范围、频次和先后顺序。这些措施不但减轻了人民群众的负担,保障健康安全,也节约了地方的核酸资源,提高核酸效率。
风险区域应解尽解,提高规范性。面对周围出现阳性患者,过分管控,既加剧了群众的负面情绪,影响无感染风险人群的生活,也未实现高效、精准的疫情防控,浪费人力物力资源。因为对婴幼儿和有基础病的病患、老人,新冠肺炎病毒仍可能是致命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不放弃任何一个人,因此更应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措施,确保积极稳妥,风险可控。应对疫情,我们应准确、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必要的措施不放松,错误的做法要纠正,做到护住人民生命健康,稳住社会经济发展,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坚决打赢常态化疫情防控攻坚战。
新冠大流行尚未结束,疫情风险仍然存在。当前需要密切关注新冠病毒的变异情况,对病毒和疾病认识的进一步加深、疾病危害性的下降、有效疫苗和药物的供给,以及应急处置能力和救治能力的提升等,是恢复疫情前生活状态的关键要素。当前,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持第九版防控方案、落实二十条优化措施、执行本通知要求,坚决纠正简单化、“一刀切”、层层加码等做法,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抓严抓实抓细各项防控措施,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