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从旺季到淡季
饭店从七月初就进入了旺季,因为这也是草原旅游的旺季,而丰州附近就有草原。来饭店吃饭的人外地人比本地人多,经常可以看见停车场上停着好几辆旅游大巴。
有时会有下马酒仪式,这是接待顾客最隆重的仪式,当然得提前预定才行。仪式是在饭店前的台阶上举行,在顾客没来之前,先在台阶上铺上红地毯,把大厅里的音箱推到饭店前的平台上。
当得知顾客快要到达时,就赶紧站好迎接队列:两名歌舞团的男女主持人站在平台上,红地毯旁每隔几节台阶站着一名歌舞团的女歌手,准备到时候给顾客献哈达并敬酒。她旁边还站着一名女服务员,端着托盘,托盘里放着几条蓝色哈达和几碗酒(碗是很小的银碗)。台阶下面面对面站着两排男服务员,中间留着给顾客走的过道。他们每人手里握着一杆彩旗,旗杆都有两米多长。挨着他们站的是一排歌舞团的男歌手,每人手里拿着一支将近两米长的长号,喇叭口搁在地上。由于站队列的人都是穿着蒙古袍,所以这场面很有民族特色。
当顾客的车在停车场停下后,顾客从车上一下来,男女主持人就开始用蒙古语说欢迎词,声音从音箱里传出来,山下的人都能听到。虽然人们听不懂蒙古语说什么,但从声音里也能听出那一份热情来。
欢迎词说完,男歌手们就一起吹起长号,低沉洪大的声音从搁在地上的喇叭口传出,使现场的气氛显得十分庄严而隆重。几番号声吹过,音箱里就传出了悠扬动听的《下马酒之歌》。
远方的朋友一路辛苦
请你喝一杯下马酒
洗去一路风尘
来看看美丽的草原
远方的朋友一路辛苦
请你喝一杯下马酒
草原就是你的家
来尝尝香甜的美酒
......
这时顾客们就开始一个接一个地走上红地毯。站在红地毯旁的几位女歌手就分别给顾客献上哈达,然后敬上酒。献完一位顾客后,就从旁边女服务员端的托盘里再取一条哈达,献给下一位顾客......
每当有下马酒仪式时,都会有许多其他顾客从饭店里出来看。王晓宁他们三人也爱看,不过最主要的是为了照相,这可是个照相的好机会。刘叔站在红地毯旁抓拍献哈达和敬酒的镜头,一般顾客都会买这样的照片,毕竟这种经历很少,也许一生中只有这一次,所以当然希望能有张照片留下这个瞬间了。
有下马酒仪式的时候一般都是下午七点多。这个时间正好,酷热已经褪去,太阳也不晒了,而且阳光也十分好看,是金色的。当汉白玉的栏杆和台阶上的人都染上一层金色时,那感觉就像是穿越时光看到过去的流金岁月一样,如在梦幻之中。
七月初饭店就来了五位蒙古国的女模特,每天晚上在舞台上表演服装走秀。她们每人都有三套表演服装,一套是夏季时装,两套是古代蒙古宫廷服饰。夏季时装都是颜色鲜艳的短裙,显得青春靓丽,活力四射,不过也没有太新鲜的地方,因为人们在电视上也能看到。最吸引人的还是蒙古宫廷服饰,那艳丽的色彩、繁复的花纹和精美的首饰使得整身服饰显得极其雍容华贵。当模特们穿着这种服饰缓缓走在台上时,大厅里许多顾客都拿起相机拍照,遇到外地顾客多的时候,人们都会拥到台前去拍。只见一双双手高举着相机,闪光灯闪成一片,就像开记者招待会一样,让人看了都觉得惊讶。
蒙古宫廷服饰的帽子很高,有的帽子上的装饰像一个细长桶,有的帽子上的装饰像鹿角,因此使得整个帽子有三十多厘米高。模特的个儿本来就很高,平时穿平底鞋都有一米七五左右,跟男的一样高,再戴上这三十厘米高的帽子,所以不管跟谁站在一起,都显得比他们高一大截。
自从这五个模特来到饭店后,每次有下马酒仪式和烤全羊仪式时她们也参加,都穿着蒙古宫廷服饰,使得仪式的阵容更豪华了。
七月中旬和下旬是顾客最多的时候,主要是旅游团的人多。每天大厅里都坐得满满的,人声鼎沸,左右两边的雅间也都坐满了,有时连西面的战车蒙古包也有顾客,不过一般也就两三个蒙古包有。但就这样也已经够忙得了,服务员忙,歌舞团的演员也忙——他们得到处参加烤全羊仪式或是给顾客唱歌。王晓宁他们也忙,一台打印机都忙不过来,就从公司里又搬来一台,两台同时打印。可就这样有时顾客走时都没打印完,只能留下顾客的联系方式,第二天再把照片给人家送去。
王晓宁最喜欢这样了,因为每次送照片都是他和陈雨涵一起去送。他早晨起来骑车子上山,带着陈雨涵进城,先找个地方吃早点,然后把照片送到顾客那儿,送完照片还能逛会儿街,等到快中午时再一回山上。有时回山上之前先找个饼屋吃点儿点心,或者把点心带到山上吃。
他觉得这样和陈雨涵单独在一起其实和谈恋爱没什么区别,只不过自己还不是对方的男友罢了。他不敢表白是因为怕对方拒绝,如果被拒绝了不但伤心,而且以后也不好相处了。所以他只想这样下去,希望时间长了,陈雨涵自然会对自己产生感情。
可是山上的旺季太短了,这是因为丰州的夏季就短,刚进入八月第二个星期,顾客就变少了,而且往后越来越少,只是偶尔人多一次,要么是因为有旅游团来,要么是因为有婚庆或是公司开宴会,而旺季的时候天天都有旅游团,而且不止一个。所以现在给人的感觉就是今年的旺季一去不复返了,要等就是明年的事了。
到了八月过半后,随着天气明显转凉,顾客就更少了,每天晚上大厅里只有几桌人,而空桌子却有几十张,所以显得十分冷清。那五名模特也回蒙古国了,歌舞团的演员也开始议论着市里的哪家饭店生意好,做着以后的打算。
王晓宁直怪天气凉得太快,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就要快下山了。虽然下山后他肯定还和陈雨涵在一个饭店,可他还是喜欢山上,因为在这种远离市区的人少的地方才会觉得自己是和陈雨涵单独在一起,如果回了市区,到处都是人,就没这种感觉了。
可是气温降低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他怎样希望气温能回升,来个“秋老虎”,但就是热不起来,气温始终上不了三十度,而早晨和晚上则只有十几度,他晚上下班时还得穿一件外套呢。白昼也变短了,刚上山时晚上八点半多西边的天还是亮的,可现在不到八点天就全黑了。他估计,他们九月份就要下山了,因此情绪有些低落。
不过在下山前的最后一段日子里,有一件令他很高兴的事,那就是刘叔在八月二十号被调到了市区里的一家饭店,山上只剩下他和陈雨涵了。这样的机会可是他求之不得的,每天只有他们两个人在一起工作,而且还是在远离市区的山上,他觉得这样才有一种相依为靠的感觉,这感觉多好啊。
山上由于草木多,而且气温也比市区低,所以更容易显出秋意来,尤其是下午六点以后。王晓宁每天下午六点上山,在市区里还不觉得什么,可是一进生态园的大门,就顿感秋天萧瑟之意。首先就是草丛里到处都是蛐蛐的叫声,听上去大概有几十只。它们的声音或远或近、或高或低、此起彼伏,就像开一场盛大的宴会。不过这声音毕竟凄凉,因为蛐蛐的声音本身就很凄凉,再在这夕阳斜照、百草泛黄的景色里,就更显得凄凉了。
其次就是太阳,在夏季,这个时候太阳还是老高老高的,而且还很晒,给人的感觉和中午没啥区别,只不过太阳的方位不一样罢了。可现在,这个时候的太阳已经离西面的山顶不远了,橘黄色的阳光斜铺草地,使原本就已经泛黄的野草显得更加泛黄了。
再次就是野草,夏季的野草都是碧绿的,透着一种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生命力。而此时的野草都已经泛黄了,虽然那黄色不是很明显,但给人带来的秋意却很明显,让人看了一下子就感觉秋天来了。
生态园里的蛐蛐主要集中在山下的草丛里,越往山上越少,到了饭店附近就没有蛐蛐声了,可能是因为山上比山下冷吧。
令王晓宁高兴的是,这些蛐蛐没有像夏天的蚂蚱那样被人用农药药死,可能是因为蛐蛐的数量不如蚂蚱多,所以危害不大,而且它们的叫声很好听,能给顾客带来一种美的享受。
不过不管怎样,天气是越来越凉了,来山上的顾客也越来越少了,王晓宁估计,自己和陈雨涵下山的日子就快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