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原文】
权之难,齐、燕战。秦使魏冉之赵,出兵助燕击齐。薛公使魏处之赵,谓李兑曰:“君助燕击齐,齐必急。急必以地和于燕,而身与赵战矣。然则是君自为燕东兵,为燕取地也。故为君计者,不如按兵勿出,齐必缓。缓必复与燕战。战而胜,兵罢弊,赵可取唐、曲逆;战而不胜,命悬于赵。然则吾中立而割穷齐与疲燕也,两国之权,归于君矣。”
此时的赵国是李兑掌权,赵惠文王还小,李兑谋求的是自己的权力稳定。
齐与燕在权交战。
秦国派出使者魏冉来到赵国,目的是让赵出兵助燕攻齐。
齐国薛公也派出使者魏处到达赵国。
这里有个疑问,秦国这是凑什么热闹?
应该是燕国求救于秦,而秦又不想与齐正面冲突,于是秦利用赵,想让赵国帮忙。可惜啊,国与国之间利益为先,燕国又没许给赵国什么好处,赵国可能这么轻而易举就帮助燕国吗?
魏处找到了李兑,劝说李兑:您出兵帮助燕国攻打齐国,齐国着急了就会利用割地和燕讲和,到时候反过来攻打赵国。
此时的赵国国力比齐差,打的话不明智。
况且赵国出兵完全是帮助燕国夺取地盘,对自己没啥好处。
魏处给李兑出了个主意:按兵不动,给齐国喘息的机会,等齐国缓过来,会再与燕国交战。
两种结果,一是齐国胜利,但也会兵力疲惫,赵国可乘机夺取中山国的唐、曲逆两地,没人会阻止;而是齐国失败,它的命运就完全掌握在赵国手里。
这两种结果都对赵国有利,所以没必要急着去帮助燕国,等一等,会有更好的结果。
做人啊,有的时候一样的,该稳就得稳,不要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