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难教,作文更难教,是很多业内教师的共识,也是困扰许多教师的问题。26号上午,听了管建刚老师的讲座《我这样让学生迷上作文》,竟然有了“其实也没有那么难”的念头,不得不说这是一场很有魔力的讲座,管老师是一个太有魅力的名师。
管老师认为,影响学生写作的四个要素分别为:写作兴趣,写作意志,写作人格,写作技巧。如果非要给四个因素按照先后顺序排位的话,无疑“写作兴趣”当排第一,而“写作兴趣”和“写作意志”二者共同构成了学生的写作动力。《语文课程标准》这些年来经历了一些修改,但有一点始终没有改变,那就是“让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对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力呢?管老师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发表。
在此,管老师给我们分享了他初为人师的一段亲身经历。自小,他就不喜欢语文,也不擅长语文,自己念书时候除了语文,门门功课都不错。他师范毕业以后到乡村小学做了一名老师,因为身体不好,很长一段时间处于半休息办工作状态,后来接手了三年级一个班的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因为偶然的机会,在县里的日报发表了一些文章,慢慢地感受到了由于写作给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他就想如何才能把自己发表文章成功的经验变成学生学习写作的经验呢?于是他开始琢磨,并在自己以后的教学道路上找到了一系列的方法。
管老师的一整套非物质的奖励机制成功的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把心理学上的强化理论用到了极致,不但激发了其自身内在的对于写作的渴望,也通过实践真正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
管老师有一整套完整的学生写作动力系统,一直以来,他的班级都要创办一份《班级作文周报》。他让孩子们每周一到周五写每日素材,这既可以是三五句话,也可以是一篇小文章,内容要是自己生活中发生并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件事,可以是让自己高兴的或者难过的或者委屈的或者骄傲的等等,然后请孩子们周末时候在这些素材中选择一个来写成一篇文章,下周一的时候投稿。然后经过了初选以及终选之后,孩子们的文章就可以刊发在周报上了。这份周报每期一万字左右,可以刊发20篇孩子们的习作。一学期下来几乎可以发表孩子们近400篇文章。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是一个多么巨大而又难得的舞台!
为了让孩子们愿意写,想写,充满写作的动力,管老师在对待这件事件上有一整套完整的激励机制。首先是他运用了等级评审评奖的方式。凡是习作经过初选的孩子,老师都会在习作上盖上“初选录用章”,被初选录用的习作必须经过自己的修改,并通过了由同学们组成的终选录用组的审查后,就可以进入终选录用,并盖上“终选录用章”,最终文章被刊发的孩子可以获得“刊发纪念卡”,这对于孩子们来讲,在家长和同学面前都是一份莫大的荣誉。
然后他又开展了作文积分活动。成功地解决了孩子们把作文写长,主动自我修改的问题。基本积分为500分,如果你的文章写够500字,就有可能得到。如果写错字、写错标点、有详略不当或者病句都会被扣分。当然,有扣分也得有加分。加分项目包括:每写完一个本子加500分,或者获得“班级阅读之星”的孩子也可以获得500分。(这一举措,成功地打通了阅读与写作的关联,为了养成孩子阅读的习惯,管老师采用了定时、定点、定量的要求,并引导学生由最初的兴趣性阅读转向名著阅读)
接着,管老师又开展了“稿费活动”。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创造出了乡村版和城市版。乡村版针对乡村经济稍欠发达以及孩子阅读面相对较窄的特点,主要是让孩子们把自己因为写作在班级赚到的积分在老师处兑换书籍。城市版则是让孩子们把自己的积分在老师处兑换各种“票券”,比如“与管老师的拥抱券”、“班级电脑桌面人物”、“免作业券”、“重考券”、“免批评券”、“家长表扬券”、“老师家庭聚餐券”等等。
回顾管老师关于激发孩子写作动力系统这一套做法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们的习作经过了反复的修改,真应了“好作文是改出来的”这一说法。从孩子们的写作素材到班级刊发文章,这一过程,透露出了孩子们六次修改习作的痕迹。首先,他们要为自己的文章能入选而给老师写文章自荐,为了让自己的文章入选,孩子们不得不一遍遍审视自己的习作,这是一改;然后每周一的晨读时间,学生们之间互改互荐,这是二改;接着从初选录用到底终选录用由班级学生组成的四人小组会用心修改,这是三改;紧接着要出刊了,学生自行输入文字过程就是一个修改的过程,这是四改;等到周报出版前会把文章剪下来给作者发现错误,这是五改;最后一改是四人小组用红笔圈划出来后,张贴黑板上的一场修改争论。所以管老师说“作文能力是改上去的”。
对于孩子们的作品,管老师带领孩子们做了“我的书”、“我的报”这样的装帧设计大赛,让孩子们去绘图,去设计,最后印出成品。这些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动力,也提高了孩子们的写作素养,让他们把童年定格在了写作里,把时光封印在了文字里。多年以后,当孩子们再回首的时候,无不感叹,当时多么美好呀!
怪不得管老师在讲座结束的时候无限动情的说“有些付出,总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