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力是身体维持其恒温环境与组织动作、新陈代谢,以及免疫力、自愈力与活动力等各种生命功能有效发挥作用的体能总称,而热能是维持体力的能量。热能作用与组织运作两者之间,是互相依存、协同进行的关系。在此情形下,热能的改善与消耗,必然是一体两面,同时发生,而不能孤立看待。比如,虽然维持身体恒温及组织运作会消耗热能,但身体也正因此才能把吃进去的无论是温热性还是寒凉性药食,经组织器官吸收后转化成能够提供身体使用的热能。又如,温敷与温热性药食虽可改善热能,但在其吸收转化的过程中,却需要消耗热能。再如,按推与运动可使组织运作顺畅,而增强对药食的吸收转化,以与按推与运动的进行过程都会消耗热能,所以必须在身体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妥善调配、灵活运用,才有助于各种生命功能的有效发挥。
身体随时都在运作变化,而任何动作变化都会消耗热能,生病时消耗更多,体质会趋向更寒,故体内的热能只会不足,不会过多,根本不存在热性体质。既然无热性体质,那么据以判定热性体质的一切热象,如怕热、口破、喜冷饮等,或寒热交杂体质的一切表象,如虚(寒)火、上热下寒、表热里寒等,只要手法及内外热源到位,体伤改善,即可化解。因此,不可误认为真有热性或寒热交杂的体质。基于这个事实,原始点的体质辩证就变得很简单,仅需从体力之强弱或症状轻重,以辨体寒与体伤之程度即可。
要将辩证落实到临床,其实也很容易,只要随时注意身体的变化,一有症状,立即补充内外热源,并处理体伤。但有此体伤会造成患者感觉错乱,而出现假热之症,如怕热、灼热感、红肿热痛、发烧、潮热、口渴喜冷饮等。以上种种热象之症状,即使有轻重之分,究其原因皆由体伤、体寒所致,所以在处理上不但不可冰敷及服寒凉性药食,还须在按推原始痛点后温敷及服温热性药食。
至于寒凉性西药如点滴、疫苗、抗生素、消炎止痛药、退烧药、类固醇……以及寒凉性中药、生机饮食等,在被吸收转化的过程中,必然会比温热性药食消耗更多热能。既然如此,为什么有人服食后一开始也会有轻安、舒适的感觉,甚至一段时日后症状也会消失呢?这是由于部分人体力还好,身体的热能尚足以消化吸收寒凉性药食而直接抑制症状,甚至使疾病痊愈;但于虚弱者,寒凉性药食不但不能被身体吸收运作以抑制症状,反而因其透支热能、加重体伤,导致症状反复而拖延病情,甚至诱发其它疾病。然而,尽管最后使病因改善、疾病痊愈的,其实是靠自身热能体力及组织运作的修复,但这却让病人及医师误以为是这些寒凉性药食的功效。有人因此长期服用,而忽略了背后热能下降、体力的衰退,直到疾病开始恶化,仍执着于最初的感觉继续服用。如此颠倒,必陷危殆。
体内热能是维持生命的主要因素。试看人之将死,皆因热能耗尽,体力不支,器官衰竭所致。但生老病死是自然法则,也是必经过程,在这个老化败坏的过程中,体内热能会随着年长体衰而越来越弱,故医疗与保健,做得再好,都不能违反这样的自然法则,使人不老、不病、不死,顶多就是解除症状,延长寿命罢了。因此要健康长寿,纵使无法改变热能趋弱的事实,起码也要延缓其衰减的速度。故日常起居及药食一定要避免寒凉的侵害,同时要重视热能的补充,加强运动,适当休息,并随时放松身心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