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文化因首兜发掘泰安大汶口遗址而得名。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陆续发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正式确定为“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距今6300- 4600年左右。 迄命已发现的大汶口文化遗址有600处左右,分布在北超辽东半高,南至
苏皖北部,西到河南省黄河以南的周口、许昌、驿马店、信阳、平顶山和洛阳等地。大汶口文化的发现,解决了龙山文化的渊源问题,又把山东新石晶时代文化向前延伸了2000年;
久。
彩陶艺木
综观这时期的彩陶,原料多选用泥质陶,因而质地细腻纯净,杂质较少,结构密,坚固耐用.在制还时,器表需要进行磨光处理,然后在陶器表面着一层红或白色泥作为衬地(俗称陶衣),最后再绘制图案绘彩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入窑前用类似毛一类的工具在陶坯上进行彩绘,再入窑烧造,这样可以使色彩与胎面融合体,因而坚耐用,色彩不易脱落:二是将陶器烧好后再上色,由于坯体粘接不牢,颜色容易脱落,种彩陶一-般称为彩绘陶器彩陶所用颜料,目前多有发现,经分析测定,是一种天然石。器形主要有鼎、豆、尊形杯、觚形杯、罐、壶背壶、钵、三足器、器座等.色彩有黑、红白、褐、赭、黄等诸色.花纹图案主题以植物和几何纹为主,未见人物以及动物纹样.主花纹种类有花瓣纹.八角星纹、菱形纹、卷云纹、云雷纹、太阳纹、水波纹.辐射条纹、点纹、圆圈纹、宽带纹、折线纹、人字纹、斜线纹、平行线纹.网纹、勾连纹.方格纹、连纹、字母编织纹、涡旋纹等这些花纹图案结构复杂巧妙, 题材丰富多样,一般以平行作界隔,中间绘三角纹或网纹其中折线纹、花瓣纹和勾连回旋纹最具特色。
红陶兽形壶
Red Pottery Animal- shaped Pot大汶口文化(距今约6300- 4600年)1959年泰安大汶口遗址出土
盛酒水器。来砂红陶,器表磨光,整器涂红色陶衣.动物造型,形体肥硕,背装提梁,后身置筒状注水口
兽嘴从功能上相对应,集实用与艺术于一身,是大汉口文化独有的器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