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遗失,给出行带来诸多不便。
本想去几公里外的地方转转,突然想起电动车没了,只好打住;女儿想去村子店买馒头,1公里的样子,下个坡拐个弯再下个坡能到,真不远,可一想要推单车爬上那两道坡,顿时泄气;周四接上女儿原本可以回单位饭堂吃饭,一想到要爬那个陡峭的坡,眼看要下雨,犹豫一下打道回府,在家里随便弄点东西填饱肚子……
或许有人会说,为何不买一辆新的?
原因一,表姐寄了一辆过来。
表姐知道,第一时间寄过来。我放了两天的,好不容易组装好,发现前轮被刹车锁住,需要拿到单车店看看。车轮锁住推不动,得用汽车载过去,汽车老公开去上班,恰好这几天不能下班,只好先缓缓。
原因二,体验骑单车和电动车的区别。
众所周知,速度变慢了。费力气了,尤其爬坡路段,累得哼哧哼哧,会自嘲一番,真不像一个经常运动的人。还要担心女儿在后面坐得是否安全。最后,每次停车买东西,女儿上下后座儿童椅也是种倒腾。
每每如此,就特别怀念电动车。失去才会更加深刻地感受拥有时的便捷和美好。这是我给自己布置的功课。
我们会遇到很多困难,而生活本身又带着答案,只是我们往往忘记跟它交流一番。
今天骑车去值班,发现车子生锈了,我猛地意识到一个事实。
“宝贝,这辆车已经六岁多了。”我大声地说,以便让后座的女儿听到。
“是不是比我大?”女儿问。
的确比女儿大。
这辆单车,凤凰牌,在怀女儿八个月时购买,我用于上下班代步。
在第九个月时,婆婆过来照顾。公公千叮万嘱说记得每日打车上下班,千万不可以骑车。而我说服了婆婆,让她骑车送我上班,再算好时间接我下班,直到休产假。
现在回想,为何那时候不买电动车,岂不是方便很多?
还没来得及细想,又有一些记忆不由分说地闯进来。
“宝贝,以前爸爸在市区上班,傍晚他坐车回来会在沃尔玛下车,妈妈就是骑着这辆单车,载上你,到沃尔玛那个站台等爸爸的。”我把这一幕告诉给女儿。
没等女儿回答,我的记忆已经飘回5年前。
那时,在车前面装了个儿童座椅,1岁多的女儿稳稳地坐在里头,迎着风和太阳的余热,在傍晚里逆着她爸爸回家的方向出发。在那个站台停下,等前面的红绿灯放行,看一辆辆车经过,期盼着蓝色“头巾”的7路落入眼帘。
我扶着车,嘴巴对着女儿的耳朵,说啊说。具体说了什么,早已记不得。
7路快车姗姗来迟、慢慢靠近,透过车窗能看到她爸爸已经高高地站在过道上,排队等车停,好像那样就能以更快的速度跳到我们的跟前。他会一边向外张望,找寻确认我们的位置。下车后,他小跑过来,在女儿脸上亲一下,然后接过车,载着我和女儿,继续迎着风和太阳的余热,只是这次是顺着回家的路骑去。
记忆的画面慢慢褪下,我眼前是这辆锈迹斑斑的单车。
车,金属,机械冰冷。
倘若有人,有故事,它便有了生命、有了回响。
就如,这辆单车,它曾多次承载三个人的重量。
谁能否认,它更多地是承载着三代人的关心和扶持。
在这个到处挖路修下水道的小镇,骑电动车比开汽车、骑单车要更有优势,但是此刻,我好像也没那么在意骑单车的不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