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了科技骨干教师培训成果展,短短三天时间,老师们设计组装出的人工智能简易机器人能整理杂物,感应火源,无人驾驶,倒车入库。培训学员们模拟学生实践活动,汇报展示成果,令人赞叹。
赞叹之余,反观我们的孩子们,在老师们带领下,虽在各级各类比赛也斩获了一些奖项,但仅限于极个别人罢了。单从动手次数和能力这一项来看,大多数孩子都令人堪忧。
著名教育,陶行知提出“六大解放”,指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儿童。一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思;二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三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是解放儿童的嘴,使之能谈;五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社会;六解放儿童的时间。不逼迫他们赶考,使之能学习自己渴望的东西。
好在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孩子的动手能力培养了。
原同事两口子都是教师,退休后到内地带孙子,儿子儿媳都是很优秀的高材生,儿媳是一所大医院的外科医生,在育儿方面有严格精致的要求,其中一项是坚持让孩子自己吃饭。孩子颤颤巍巍,动作笨拙,不是勺子掉了,撒的到处都是,半天也吃不到嘴里。儿媳妇说:“没事,撒了再盛。”婆婆看不过去,说自己会趁儿媳不在的时候悄悄喂几口,等儿媳回来了赶紧放下让孩子自己折腾。
她说的时候,周围就有“好事”的同事上纲上线,说到儿媳和婆婆相处的问题,其中一个朋友正色道“这不是婆媳关系问题,是孩子的教育问题。”大家不由陷入了沉思。
因为孩子做得慢,做不好,大人就去包办代替,似乎还自鸣得意,觉得自己有价值,孩子离了他不行。殊不知,今天你帮他,让孩子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长大了他如何去自食其力,应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
爱孩子就要为他想得长远一点。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动手,特别是有思维含量的创造性劳动,可以开动孩子的头脑,启迪智慧。试想,课堂上也一样,你告诉学生答案,剥夺了学生用脑的机会,你吝啬给学生动手的机会,学生和老师一样成了书呆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陶行知先生还说中国教育的普遍误解之一是:用嘴讲便是教。用耳听便是学,用手干便是做。实质是应该综合运用。中国教育的第二个普遍误解,便是一提到教育就联想到笔和书本,以为教育便是读书写字,除了读书写字之外便不是教育。实质是手脑联合起来才能产生力量,把“弱”和“愚”都去掉。
先生提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已经快一个世纪,我们教育中的“做”的行动还远远不够。只有明白这一点,教学中才能有学生活动的设计意识,课堂上才有点拨激发学生参与的意识,课后才能有思维含量作业的设置意识。
让我们再次重温陶先生这首著名的小诗,反思我们的教育言行:
人生两个宝:
双手与大脑。
用脑不用手,
快要被打倒。
用手不用脑,
饭也吃不饱。
手脑都会用。
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
原创文章,转载须经作者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