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发财是我大学同学,2007年,我俩一起闯荡北京。我带了200块钱,他带了2000多。因为严重的财富不均,他很快就被我打土豪分田地了。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某演艺公司文案,张发财的第一份工作是房产中介。我学的是法律,他学的是经济管理。和大多数的北漂一样,我和张发财的辛酸史也够写部小说。每每听别人说自己的北漂经历,我只说一条我的经历,就可以秒杀对手——
我曾经在望京上班,住在京石高速旁边的卢沟桥,北京的东北角到西南角。那时候还没有四通八达的地铁,多数通勤得依靠公交。每天在路上花费的时间最短也要两个半小时(单程哦)。早上出门,披星戴月,晚上回家,夜黑风高。
时至今日,我和张发财都已不似当年那样落魄,也没有想象中的那样成功,而当年的苦涩经历多半都已淡忘。唯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张发财的眼泪。
大约是2007年的夏天,张发财在公交车上和人打了一架。起因是车厢太挤,两人发生了点身体摩擦,继而演变成语言暴力。最后,对方来了一句:你牛逼,咋不坐出租去?
这句话对北漂来说,实在是太扎心了。张发财在语言上被打败了,只好动了手。
那天晚上,我去派出所接他。两人在小餐馆点了一份水煮鱼,张发财的手一直在抖,夹起来的鱼肉全都掉进了锅里,最后,他趴在桌子上放声大哭。
我说,你哭个球呀,你把人家打了,你还有理啦?
张发财继续哭,我想过去摸摸他的后背,觉得不合适;想摸摸他的脑袋,也觉得不合适,从他背后抱住他?还是不合适!只好不理他,自己把一锅水煮鱼吃完了。
张发财猛地抬起头,两眼冒着火光,对我说了句话,那是我听过的最直白的励志名言。
总有一天,老子要买辆车——张发财语录。
此后几年,我和张发财见面不多,各自发展。他离开了房地产中介行业,去了一家户外广告公司,从此进入了职业快车道。
2011年张发财买车了,是大众高尔夫;2012年,张发财又买车了,是宝马五系;2013年张发财开了一家广告公司,这一年他又买了车。我把车的logo拍下来发给一位汽车编辑,才知道他的车是啥牌子。
豪车开回来的那天,张发财请我去东三环吃饭。饭后,我专门去了一趟地下停车场,围着他的豪车转了三圈。那一天,我想起了张发财和人打架的事,想起了他在我面前放声痛哭的样子。
我想劝他低调一点,毕竟他的公司刚起步,没那么乐观。但那些逆耳忠言我没说。我知道他想要挺着腰板走路,想要告诉全世界他张发财真的发财了。那么,就让子弹再飞一会吧。
所以,我鼓励他继续膨胀。
我说:兄弟,光有个豪车还不够,你得配个司机。你想想看,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像我一样去地下停车场瞻仰你的车。你得装得不动声色,装得不以为然才行。配个司机吧,以后咱们和人吃饭,走到酒店大门口,司机正好把车开过来,别人不想看都不行。
张发财说:我咋没想到了呢?还是我哥说得对。
第二天,张发财就聘了个专职司机。
有一次和一位南方商人吃饭,张发财因为服务员服务不到位,在包厢里对服务员大呼小叫,整得客户好不尴尬。
饭后,我说:以后别这样了,你瞎好也是有点身价的人,对普通劳动者要有仁者之心。你要是嫌北京餐饮行业服务不好,可以自己带个女秘书,既可以端茶斟酒,又可以搔首弄姿,岂不更好?
一月后,张发财果然招了个女秘书。
大约是在2014年,张发财不做户外广告了,跟我说,他要做点小买卖。我问是啥小买卖?他说,他要卖小型私人飞机。说是做广告时认识了一位大老板,觉得他是销售天才,卖广告牌有点屈才,应该去卖飞机。
我以为是个笑话,没往心里去,没想到他还真干起来了,虽然一年也卖不出几架飞机,但钱是没少赚。
2015年,张发财约我谈事,说是卖飞机也没啥球意思,他想进入影视行业,让我帮他约几位导演聊聊。
我约了一位导演和他谈合作。饭桌上,我和导演聊了两个小时的《教父》,张发财一直给我使眼色,让我少说点。我没理他,没让他说话。因为他见导演,说的第一句话是:如果我投资这部戏,女演员能不能和我吃顿饭?
饭局结束,从酒店出来。张发财愤愤地说:哥,你和他聊了一个多小时的《教父》有个屁用,我告诉你,这种宗教题材的电影根本就不可能过审。
我瞥了他一眼,说:你他妈说的可能是《神父》吧?
这一天,我觉得再不跟他说几句心里话,这个兄弟就没法交往下去了。
坐在他的豪车里,我说:张发财同学,你看看你自己。身上穿的是Armanni,腰里扎的是LV,手上戴的是伯爵,再给你配一大金链子,往大街上一站,简直就是一块土豪广告牌。你以为你是中产阶级了,其实你不是,你只是物质上的中产,精神上的loser,搭在一起,就是一重症小儿麻痹患者。车装多了,没法前行,逼装大了,容易流产。你能不能改改你这些臭毛病?前些年不说你,是觉得你应该享受一下成功的喜悦,现在再不说你,就是对中国的中产阶级不负责任。你有没有觉得,你现在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已经有点配不上你的人民币了?
张发财说,别他妈叨叨了,你就直接告诉我应该怎么整吧。
我用了一个多小时,告诉他如何穿衣住行,如何做一个有品味,有内涵的中产。
此后一年多,张发财没再约我吃饭,他悄悄地从各种微信群里退出去了,朋友圈也很少发了。前几天,张发财又约我吃饭,这一次,他像变了个人。
这一天,张发财一身休闲打扮,司机辞退了,秘书遣散了,浑身上下看不到一个logo。
他说,他最近读了《胡雪岩》,《理想国》,《未来简史》,《月亮和六便士》,不光读,还做了读书笔记;
他说,他最近恶补了很多电影,看了《教父》、《辛德勒名单》、《肖申克的救赎》、《三傻大闹宝莱坞》,还去北京电影学院上了一个制片人培训班。
他说,前些年确实有点膨胀,有了点钱都不知道该怎么活了。现在想明白了,人活着不能只为了赚钱,还应该干点有意义的事情,他想做个严肃认真的影视制作人。
我说,想明白了就好。从本质上讲,你不是个土鳖,只是前些年太穷。突然进入中产阶层之后,你会无意识地炫富,目的是想从原来的人生定位中走出来,想要迫切地告诉别人,我有钱了,我不是穷人。其实,人生永远都是你自己的,除了你的家人,没有人真正在意你穷还是富。你的钱和别人没多大关系。倒是你的品位、生活方式、精神状态,很大程度上可以左右别人对你的真实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