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他们会说:我说的都是错的?
先注一下来自知乎的这篇讨论:“怎么理解“我所说的都是错的”。如果你比较关注互联网评论或报道,肯定听过这句话“我所说的都是错的”,印象中张小龙老师和小道消息的Feng老师、和菜头都曾说过这句话。有朋友从哲学角度引用老子的话来解释:“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而更通俗点讲:“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言者已言,却道不可言传。我的臆测是提醒读者多思考,因为世界是永久变化之中的,当下所说的,并不见得同样适用于你。扩展一下,好比当下被创业者奉为圭皋的各种创业经验总结一样,市场环境和需求场景变化多端,技术爆发和网络效应又加速了这一进程,所以更要求我们有假设自己是错的思维习惯,才能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什么是上帝视角?
百科解释:上帝视角也称万能视角,是指明明第一人称的文,却在第一人称中大量出现第三人称心理活动描写,用第三人称的写作方式来描写“我”之外的人物心理活动,好像万能的上帝一般无所不知。
拥有上帝视角自然是权力和窥视心理欲望所期待的,然而在自然习惯趋势或自我认知边界里就会出现很多的假象,让我们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然而如果幸运的后天觉察到是犯了经验主义和习惯性思维的问题。发挥想象力的场景里本没有错,如果应用用在创业的需求实现中便会出现大问题了,脑洞大开的悲剧极端是一场自嗨。
换句绕口的话是我们不知道我们不知道,所以我们应该从知道自己并不知道到知道自己知道。比如说做产品从0到1首先是一个需求假设的过程,然后有一坨的方法论可以帮助你去验证假设,无论是感性的变身为用户还是理性的调研、量化结果来佐证,大概正常的路径都是不断迭代,不断的调整对假设的认知。问题的重点是,我们在这个过程里得始终清醒的知道所面对的是假设,遇到问题首要的出发点便是“我是错的”。
从“假设自己是错的”的个人意识到组织意识的统一
产品的竞争,是背后团队整体智慧的竞争,既是组织作战便要统一意识而且是“假设团队也是错的”。不说少数优秀团队,只现身说法讲普遍现象。所见到的问题大多都出现在了产品业务细碎问题的纷争里,一方面当前的“假设验证机制”并没有被整体团队共识,由于各种原因,观点变成了“上司说的一定是对的”、“为了自己业绩我要保持沉默”、“我对这个没经验但我说了会不会影响自己地位”、“这不是我负责的我不能瞎bb” ; 另一方面随着业务扩张,组织也极速扩大,”换血和保鲜“机制得不到优化,问题积累削弱了整体的作战能力,可想而知在竞争面前也更脆弱,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团队在三五个人时很强,却在五六十个人往后反应越来越慢的原因了。
希望能共勉,我所说的都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