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个也字,那个培养贵族的年限太有名了;
可能,因为是从自己家经验出发,不是全球通用规则。
最近的人生大事儿是搬家,搬着搬着,老妈不高兴了,总跟老爹吵
你到底买了多少书呀,你花钱买书,然后咱们再花钱搬来搬去…
刚开始我也有些不舒服,老爹的书是挺多,这边20多箱子,那边还有20多箱子,怎么搬呀,搬家公司都不愿意搬。
老爹说,三四十年的库存呢,今后不买了,不买了。
我听了有些伤感,让一个爱买书的人说出这句话,我很残忍。
而且,全家谁都有资格说老爹买书太多,唯独我没有资格。
我从小坐在老爹膝头,听着他读一千零一夜长起来,上一年级时,才可以站在全班同学面前,讲述从他那儿听来的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
从连环画的四大名著,到简单的故事会,是我小学时的精神乐园,老爹更买了好多外国故事连环画给我们。
来青岛后,放学后,假期里,没有网络,没有电视节目,做完家务,最大的冒险就是趁父母没下班前,从床底下拖出老爹的书箱子,摸出小说月刊,消磨一俩个小时。
冬日老屋子里零度上下,坐在火炉边读书最幸福。
这些秘密活动,是孩提时代的秘密乐园。
升到重点高中后,老爹准许我跟他借书看了,借一本读完換借下一本。
我认识了三个火枪手,知道了美国“黄金时代”的人性,还有俄罗斯的壮丽文风,红楼的精美…
于是,喜欢编故事的习气大概从小根植脑海,作文写的还算不错。
回忆完成,还有好多煽情细节更适合留给自己。
过了四十以后,总结一下老爹跟我的读书历程,发现欠缺好多。
老爹本身文青气质比较重,选书以文学为主,其他的学习书籍主要是英语方面,再就是橡胶专业书,体育锻炼,体育杂志。
而且,有些书,后来我琢磨,他就是喜欢买,读不进去,比如,翻译书籍。我读了跟他讨论时,发现的,所以得不到指导意见。
这样我就在偏文学的读书路上一路偏了下来。
到三十多快四十岁了,网络时代迅猛发展,渐渐察觉知识面的偏颇,好多领域不曾涉猎,尤其偏理科的知识文化,掌握量更加可怜。
开始有意识纠偏,过程痛苦,而收效甚微。
从小断掉的思索链,哪是一朝一夕,读俩本看的云山雾罩的书能打通。
希望在于,从老爹买书看不全,到我可以大略看齐,依次类推,从我看书偏科严重,下一代大约可以及早吸取教训,看个全科图书馆。
老妈听了我的论调,不责备老爹了,因为我受益了,而且受益匪浅,考上大学是明证,不过,下一代?她对我表示不信任,因为,我没有下一代。
顶锅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