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吓尿指数?
未来学家库兹韦尔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概念,叫做吓尿指数。
什么意思呢?
就是把一个生活在若干年前的人带到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他将被现在的交通、科技、生活状况给吓尿,那么这个若干年就是我们这个世纪的吓尿指数。
比如,将一万年前,刚刚会使用火的智人,带到1000年前的宋朝,他就会被那时候富丽堂皇的宫殿,绚丽夺目的服饰,人们生活所使用的各种器具给吓尿;
再比如,将200年前的嘉庆皇帝,带到如今的时代,他会被满街的汽车,天上的飞机,每个人手中的手机,甚至是机器人,VR,AR等各种高科技给吓尿…
但是,他们为什么会吓尿呢?
是因为看到太先进的科技,害怕了吗?
你设想一下100年后的世界:
我们可能都活在一个虚拟世界里,每天在玩游戏;
我们和机器人共同生活,他们已长得和我们一样;
我们和机器人甚至结合在了一起,并且可以永生;
我们能轻易的进行太空旅行,生活在多个星球上;
我们把科幻电影里看到的场景,都搬到了现实中...
但,面对这样的场景,你真的会被吓尿吗?
我看未必!
你可能会说:哇,好腻害,和电影中的一样呢~
可为什么说200年前的人,如果穿越到今天,肯定会被吓尿呢?
那是因为他的知识结构,和眼前的这个世界,断层了。
什么意思?
刚才说的这些高科技,我们可能从未亲眼见过,只是电影里看到,或者是脑海里想象出来的,但是我们至少能理解他们。
无非就是人工智能更先进了,用上了更快的网络,万物互联了,虚拟世界和物理世界融合了,发现了新材料,航天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而200年前的嘉庆皇帝,如果来到今天,他可能完全无法理解眼前的这个世界...
你告诉他这个叫手机,那个叫ipad,路上跑的叫汽车,手机里说话的那个女人叫Siri...
他完全无法理解,甚至都听不懂你说的普通话…
那怎么办呢?
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嘉庆皇帝他老人家,学习、理解我们这个世界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一下学习这个过程,到底是如何完成的?
2
学习是如何完成的?
比如你看了一篇文章,读了一本书,听了一场讲座,你感觉收获很大;
或者你通过不断练习学会了游泳…
这份感受与收获,以及学会的游泳姿势,到底在你的大脑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是多出来一些细胞吗?
还是细胞的样子发生了改变?
如果都没变化,那这些新的知识和技能,是如何储存在你大脑中的呢?
著名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曾经用狗狗做了一个实验,来研究这个学习的过程。
饲养员每次给小狗送食物的时候,小狗都会流口水,这个当然并不奇怪。
但是时间一长,当饲养员刚打开门,还没有进来,狗粮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小狗就已经开始流口水了…
这就有点奇怪了,开门和狗粮这两个完全不相关的事物,为什么让小狗产生了同样的反应?
巴甫洛夫就猜想,是不是因为狗粮、开门、饲养员这几件事总是同时出现,慢慢的,小狗就将他们联系到了一起,当开门这个事件发生,小狗就认为狗粮马上就要出现?这不就是学习吗?
于是,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个猜想,巴甫洛夫开始测试其他的方式,分别使用铃铛、口哨、音乐、一句特定的话等和狗粮一起出现…
结果,这些都能让这只可怜的小狗开始分泌唾液...
这证明小狗确实会学习。
这个巴甫洛夫的狗的著名实验,似乎触及到了学习的本质:所谓学习,就是把原本不相关的东西联系在一起的过程。
这个说法有科学依据吗?
学习在大脑中又是如何发生的呢?
几十年后,心理学家赫布,提出了解释该现象的理论模型:如果大脑里两个神经细胞总是被同时激发,那他们之间的连接就会变得更强。
而这个时候,如果再激发其中一个细胞,那么另外一个细胞,就会被同时激发。
这个就是著名的赫布定律,他的这个猜想也在之后的科学实验中被证实。
可能这样说,你还是不太能理解,这就像2个素不相识的男女,在公司活动中经常被安排在一起做活动,他们两人之间的连接就会被加强,然后成为朋友,甚至产生爱慕,最终走到一起。
所以,学习的过程,并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是将虚拟的知识存入到大脑里的这样一个过程,而是将不同事物彼此联系到一起,并在大脑中产生与之相对应的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强度的变化。
比如,你眼前放了一个纸袋,今天是你第一次见到它,在没有其他人给你解释的情况下,请问你是如何理解它的?
你大脑里会凭空冒出来一个概念叫做纸袋吗?
不会,我猜你理解它的过程大致是这样的:
看,我们理解一个新事物的过程,并不是凭空冒出来一个概念的,而是找到已有的相关概念,并把它们连接起来,组合成一个新概念。
如果我们把这个过程再往下推,看看是不是这样的:
同样的,你还可以试试其他事物,回忆一下,你学会它的过程是不是也发生了类似的连接?
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建立新连接的过程,可以连接已有的概念,也可以连接你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某个信息。
我们经常说某个人口才好,能把一个复杂的概念讲明白,那一定是因为这个人用了一个你熟悉的概念作为起点,帮助你连接到这个新概念上,这样你就能一下子听明白了。
我们回到开头说的问题,为什么会有吓尿指数?
200年前的嘉庆皇帝来到今天这个社会,为什么会被吓尿呢?
你把一个iphone手机放在他的面前,他会怎么理解它?
玻璃?瓷器?铁器?铜器?画?西洋文?
这个画怎么会自己动呢?谁在讲话?
匪夷所思...他已经找不到该用什么原有知识来理解它了。
并不仅仅是我们现在的科技进步了,而是我们现在用的产品,所使用的技术要素已经完全脱离了他当时的知识存量,知识结构发生了断层,导致他找不到可连接的点,现实变成了他不能理解的梦境空间…
人是在已有认知上,建立新的连接,来理解新事物的。
如果缺少了相关的背景知识,就无法理解眼前这件事。
反过来说,如果你的知识存量越多,你能理解的新知识也就越多,理解速度会越快,这就是我们看书会越看越快的原因。
如果知识没有用,就没有用,其实说起来,这是一句正确的废话,因为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可关键是,我们为什么会不用?
这不是很奇怪嘛?
如果将来不会用,我们干嘛要学习?
我们辛辛苦苦学知识,是为了显得自己很有学问吗?
还是显得自己很努力?很爱学习?
都不是吧,为了通过考试?
确实,国人很多小伙伴都是因此而学习的,比如有些同学高考结束后,就把书给扔了、烧了…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他们都把学习当成了目的本身。
高考结束,大学毕业,或者考证通过,就是这个目的的终点,一旦跨过终点,我为什么还要学习?考完之后,我为什么还要用这些知识?
目的已经达到啦,书和知识当然可以扔了啊。
很多时候,我们很多人,都在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考试而学习,全然忘记了学习的真正目的。
学了不用,是因为把学习的目的搞错了。
那学习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学习知识,是为了能更高效的解决问题。
目标错了,姿势怎么可能正确?
就像基于地心说发展出来的任何理论,都不可能正确。
如果目标变成了解决问题,那么学习就变成了过程,知识就变成了解决问题的要素。
那么,只要你在生活、工作中依然需要面对问题,学习就不会停止,只要问题需要被解决,你为此学到的知识,就一定会被使用。
这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带着问题去学习,这句话竟然还被当成了金玉良言,这不应该是理所当然的嘛,不带着问题去学习才是动机不纯嘞。
那我们该如何使用知识来解决问题呢?
比如,问题:7×8=?
你会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摆一个7行8列的点阵,然后数一下有几个点?
哪怕你用的是这种方式,还得有个前提:
就是你得看得懂7、8这两个数字;
得看得懂×这个符号代表什么意思;
还得知道用行、列组成的点阵来解决乘法的问题;
这些数字、符号代表的意思,就是知识,没有这些知识,你连题目都看不懂…
当然,如果你在小学背过乘法口诀表,你根本不需要搞这个点阵图,直接可以写出答案:56
这个乘法口诀表就是知识。
刚才这个过程,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考过程,我们发现,拥有不同背景知识的人,思考这个问题的过程和方法、速度是不一样的:
1.看不懂数字和符号的人:一脸懵逼;
2.看得懂数字和符号,但是不会乘法口诀的人:列出点阵图,一个个数;
3.会乘法口诀表的人:瞬间给出答案!
所以,知识是如何帮助你解决问题的?
知识并不是直接解决问题的,而是提高了你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考质量。
这样,一个清晰地脉络就浮现在我们眼前:
所以,学习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提高思考质量,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变。
什么意思?
原来,学习是你的目标,现在目标变成了如何提高思考质量,学习知识变成了达成这个目标的一个关键步骤。
目标不同,姿势当然就会有变化。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通过学习,提高思考质量呢?
首先,你得先了解一下,思考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过程。
3
思考是怎么回事?
我们回到前面“7×8=?”这个问题,你再回忆一下,刚才你是如何思考的?
1.看不懂,一脸懵
2.看懂了,列成点阵图,然后一个个数
3.背答案
这答案是计算出来的吗?
不是,是在记忆中找到的。
我们再来看一个问题:
问题:我产品做出来了,该如何做宣传?
思考1:背景知识中,没有宣传这个概念...
思考2:冒出很多相关信息…
一想到宣传,脑子里就蹦出非常多成功案例:
朋友圈做微商吧,宣传效果好,我一个朋友现在辞职干这个,一个月几万块洒洒水…
做淘宝直通车吧,虽然费用不小,但是流量稳定啊,有人就靠直通车,一个月赚几十万呢...
开微信公众号吧,先发发文章,等粉丝有了,想宣传什么宣传什么,有人用公众号月入100万…
做抖音短视频吧,最近可火了,当下风口,流量超多,有人用这个方式赚大钱了,这就是10年前的淘宝啊...
思考3:拥有一个有关宣传的方法论
产品做宣传,可以从3个方面来考虑:
1.营销文案
投放渠道之前,你应该先把时间花在设计一个好文案上,它是你推广的核心,营销文案没写好,投再多广告都是打水漂。
2.选择适合自己的宣传渠道
宣传渠道有三类:付费媒体、自有媒体、赢得媒体,分别适用于土豪;网红和爆款产品,我们的产品体验非常棒,应该将投入重点放在赢得媒体,在产品中嵌入传播点,让朋友圈为我们刷屏!再拨一点预算,适当的投放一些付费媒体,提升短时间内的用户触达率。
3.计算流量成本
先小范围测试投放渠道,每日紧盯转化率、分享率等等数据,计算流量成本,找到更优质的投放渠道,加大投放力度…..
基于这些概念和方法论,可以展开一整套解决方案,这里就不做赘述了…(Enmmm.... 如果你没有相关的背景知识,可能这段方案,你并看不懂...)
这个方案,是思考得来的吗?
不是!
也是在记忆中找到的。
我们来看一下刚才的这些思考,具体经历了哪些步骤:
1、连接相关背景知识
我们首先会根据问题,在自己的知识库中搜索相关的背景知识,可以是概念,方法论,或者别人的经验,或者自己的所见所闻的信息,也可以是其他行业的知识...
总之,在这个过程中,大脑中会冒出很多与问题相关的各种信息。
如果能连接到的背景信息很少,我们就无法有效的思考,甚至都不能理解题目的意思...
而你掌握的背景知识越多,可用于思考的要素就越多,最终给出的方案也会越全面。当别人还在理解问题的时候,你可能已经连接到一个方法论,并开始侃侃而谈了...
2、梳理这些背景知识
想到的这些背景知识可能会很零碎,你需要结合问题,把他们重新排列组合一下,梳理成一条完整的信息,形成最终的结论。
这个梳理的过程包括筛选、整理、重组、缩放等等...
不管怎么样,这个结论都是基于你掌握的背景知识,重新组合起来的新应用,而不是凭空产生出来的空中楼阁。
人类的思考过程,看似无法捉摸,深入剖析,其实就这2步:
1.连接-背景知识
2.梳理-背景知识
你说不对啊,还有想象力啊,我们可以想想并不存在的东西。
真的是完全不存在吗?
我们所有的想象,都是基于已有知识的重新排列组合,或者某个特性的放大或缩小。
比如:
狮身人面像,就是将人头和狮身重新组合在一起;
蜘蛛人,就是把蜘蛛的特性和人组合在一起,并放大了能力…
组合的要素,放大的基础,都是我们已有的认知。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排列组合就是创新!
我们并不能想像一个完全脱离于自有认知的东西,就像200年前的康熙帝,不可能在200年前想象出iphone这么个玩意儿。
因此,当你拥有不同知识背景的时候,你的思考过程和结果,也会截然不同。
当别人还在思考问题中的名词是什么含义时,你已经开始给建议了;
当别人还在零碎的给建议时,你已经可以把完整方案抛出…
所以,思考的过程,有点像玩乐高积木,决定你思考质量的,一个是你拥有的积木数量和种类,一个是你拼接的技巧和创意。
4
我们该如何提思考能力?
知道了我们的大脑是如何思考问题的,要提高思考能力就有了具体的方向:
1.增加背景知识量
思考的基础,是背景知识拥有量。
增加背景知识量,就是增加乐高积木里的积木数量和种类。
看似我们是在思考问题,其实大部分时间,我们是在回忆。
当你的大脑里没什么可连接的时候,大脑就会呈现出一片空白;
你甚至连问题都看不懂,更谈不上思考了。
就像我让你用乐高积木拼出一个房子,可是你手上连一块积木都没有,你当然什么也搭不出来。
而如果你掌握的背景知识量太少,你的思考就会比较片面,以偏概全;
或者所有问题,都连接到一个方法论,比如用供需理论解释一切,这就像拿着一把锤子,眼里都是钉子...
所以,提高思考能力的第一步,并不是让大脑变得更聪明,而是增加自己的知识量。
这并不是为了让你显得更有学问,而是帮助你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有足够的背景知识量可供你连接,让你拥有思考的基石。
2.提高连接强度
连接强度,就是指熟悉程度,就像我让你用乐高积木搭出一个房子,你能瞬间想到需要用到哪些积木,而不需要在一大堆积木里,一个个比对,一次次尝试…
为什么有些专家,当你的问题刚抛出,他的答案也几乎可以马上脱口而出?
是他拥有一颗超级大脑吗?还是思考速度能快出天际?
并不是!
而是你的问题所需要用到的这些背景知识,对于他来说,已经成为了条件反射级的连接强度。
他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根据你的问题,把瞬间出现在脑海中的解决方案说出来而已,根本用不到思考...
你无法那么迅速的找到相关的背景知识,当然也可以在自己的笔记本里查阅,通过搜索引擎寻找,但是那样效率太低,你资料还没收集齐全,对方已经开始执行方案了….
那我们该如何提高与背景知识的连接强度呢?
第一步:建立初次连接
学习的过程是连接,而不是记忆。
所以你每次学习了一个新概念、新方法,并不是把他背出来,或者存入收藏夹,而是让它和你的旧知识发生连接,用旧的知识来理解这个新概念,让这个新概念从你的原有知识里长出来。
比如,今天你学习了背景知识和思考区域这两个新概念,它们是什么意思呢?
不要死记硬背定义,那样很快就会忘记,因为没有发生连接,我们可以用我们熟悉的其他知识来理解它,比如电脑里的硬盘和内存:
背景知识就相当于电脑中硬盘里储存的信息,平时一般不用,等有个程序需要用到这个信息的时候,这个信息就会从硬盘进入到内存里进行工作,这个内存就是思考区域。
你看,像这样,将两个原来并不相关的知识连接一下,是不是印象更深刻,也更容易理解了?
第二步:重复,再重复,形成条件反射级的连接
还记得开头我们讲的巴甫洛夫的狗的实验吗?
狗狗听见铃铛就流口水,并不是马上就能学会的,而是要铃铛和狗粮同时出现的成百上千次后,他们两者之前的连接才会被逐渐增强,最终变成了条件反射。
知识也是一样,经常用到某个知识,就会切实改变大脑中神经细胞彼此的连接强度,当强度到达一定程度后,就会呈现出条件反射级的连接。
比如运动员,刻意训练某个动作,强化到一定程度,做动作就不需要再经过大脑。
比如说开车,向右转弯,要先打右转向灯,同时松离合,换挡,方向盘往右打,踩油门…如果你还在这样心里默念,那么你还在考驾照,如果你是个老司机,这个过程是不需要思考的。
3、增强知识的结构性
对于思考能力的提升,结构化的知识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当你联想到某个背景知识的时候,不是一个个想到的,而是一整片一整片,可以一次性拿到一串背景知识,甚至是一整套完整的方案,大大提高了你的思考效率。
比如:产品卖不出去怎么办?
别人能连接到的背景知识是:激励销售员、降价促销、增加广告投放渠道...等等这些零碎的点;
而你就可以直接连接到企业能量模型这个结构化的知识,然后分别从产品、营销、渠道这三个方向,九个常用解决方案里挑选几个适合的,几乎在瞬间给出一套完整的优化方案...
这就像让你用乐高积木搭房子,你不需要一个个寻找积木,再拼接他们了,直接就拿出一个拼好了的房子,简单调整一下即可…
4.提高对背景知识的梳理能力
有了这些背景知识,那么我们该如何做筛选、整理、重组、缩放等操作呢?
我们还是参考如何玩乐高积木(我总是用乐高积木的案例,就是用熟悉的认知来理解新事物的方法,这样方便你理解和加深印象)
第一种方式:随意搭配
就是拿着这些积木,随意排列组合,没有什么规则,根据自己的喜好,想怎么搭就怎么搭。
就像你面对问题,冒出了很多背景知识,你把他们随意的组合,就能产生一些不错的想法和建议。
这种方式往往可以用于创新,就是尝试把原本并不相关的几样东西,结合在一起,看看能不能组合出新的样貌,探索一些新的可能性,结果常常会出人意料。
第二种方式:按套路搭配
就是你搭建的目标,是有一定规则和秩序的。
比如你想搭一个房子,想搭一辆小汽车,在说明书上是有说明的,用哪几种积木,分别用多少,步骤是如何的,都写的很清楚,你按规定的步骤,一步步组合相关的积木,最终就能出现想要的房子、车子等。
在我们思考方法中,也有组合这些背景知识的各种套路说明书,比如:
整理背景知识的:MECE法则;
提升沟通效果的:SCQA结构化表达;
用于策略选择的:SWOT分析;
正向演绎推理的:三段论;
用于创新思考的:加减乘除排列组合;
这些都是已经成型的思考说明书,面对特定的问题,使用特定的步骤,重新组合背景知识,就能得到你想要的思考结果。
当你能够熟练的运用多种套路,并且熟悉每块积木的使用范围,那么下一步,你就能站在这些巨人的肩膀上,开始更有章法的创新,探索新的可能,设计出自己的艺术作品了。
对了,在梳理这些背景知识的时候,你还可以借助一些脑图工具:
比如Xmind,这能将你整理这些背景知识的过程可视化,提高你整理思维的效率。
所以,你看,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想让自己变得更聪明一些,这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你原来只是找不到提高的路径而已。
当你遇到问题没思路,大脑一片空白,不是因为你笨,只是因为你平时太懒了,没有足够的知识存量;
学了许多知识却没有用,并不是因为知识对你没帮助,而是因为你只顾着记忆忘记连接了,没有连接,学习就不曾发生,没有连接,你的思考也无从开始。
当你有了足够的背景知识量,你与他们之间也能拥有了条件反射级的连接强度,那么在思考具体问题的时候,你已经比别人快出了一大截,别人还没理解的时候,你就已经开始梳理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