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瞄了一眼朋友圈,看到一位朋友,因为听语音《跑步人生》而失眠,恨不能马上天就亮去跑步,听着听着,身上的每一根血管都在扩张,誓词又在脑海中盘旋,发誓从明天开始成就不一样的自己。
可是到了天一亮,一切又回归原地,于是大发感慨:每一个梦想都是在夜深无眠时苏醒,又在黎明破晓后沉睡!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是因为人在深夜会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多维度思考,这个时候人往往容易发现自己的不足,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努力的方向。但是这种清醒的思维有时只不过是黑夜中的烟花,只有瞬间的灿烂而已,一旦到了天明,忙碌奔波的一天又开始了,就会将晚上所思所想忘到爪哇国去了。即使不忙的情况下,也会被一些诱惑轻易俘虏了,比如玩游戏、打牌等。
梦想真的只能在黑夜里想想罢了,难道对此就没有什么办法了吗?
非也,不论什么梦想,只要定下了,我们就要朝着这个梦想前进,必须要行动起来。有人担心即使行动了也不一定能实现,可是万一要真实现了呢?
具体如何行动?我认为有以下几步。
第一步是将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比如一个人要减肥,想从180斤减到120斤,如果把这个减掉60斤作为一个目标,当他看着这个目标也会被这个目标吓退缩的。相反如果将这个目标细化,比如从开始的每月减1到2斤开始,这个目标既不会有什么心理负担,也很容易实现,就会为以后持续下去提供动力。
然后再根据这个目标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如每天膳食安排,每天运动安排等等,方案制定好之后,就是执行了。
另外就是要循序渐进,最开始的小目标实现后,可以慢慢扩大目标。如跑步,可以从每天500米开始,跑一段时间后,觉得500米太少了,就可以增加100米,但600米跑起来不觉得有什么累的,有可以增加,如此递增,最终必然会达到目标。
其次是可以多目标同时前进。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可以同时进行的,比如在锻炼的时候可看视频、或者听音频等等。即使是同一类事,也可以多目标同时进行,如码字,可以每天写日记,每天写一些短文,还可以写一些长篇的部分,都可以同时分时间段进行,形成一个多目标齐头并进的局面。
第三是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碎片化的时间能够充分利用起来将会是一个很大的时间,据《浪潮之巅》作者吴军老师说,他当年背诵政治课就是利用碎片时间来完成的,他是利用了上学和放学时间,骑在自行车上,一手扶车把,一手拿书在那里背,最后只用了半年时间,政治考了极高的分数。(当然,这种骑车看书的方法我是坚决反对的,因为太危险了,请勿模仿。)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赋予这个目标一个重大的意义,这个意义要大到你无法抗拒。
梦想只能在黑夜想想吗?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