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讲个小感悟吧
01
妈妈下班了,拖着疲惫的身体正在给家人做晚饭。
这时,女儿回来了,呜呜的哭着,胖嘟嘟的小脸上挂着泪水。妈妈赶紧问:宝贝怎么啦,女儿抽泣着撅着小嘴说:我把雨哥哥的小车弄坏了,他们说我不是好孩子,不和我玩了。
这时,如果你是这个妈妈你会怎么说呢?
02
1号妈妈:哦,是这样啊,你不小心把雨哥哥的小车弄坏啦,哥哥生气了。这个可以理解,因为如果我们自己的心爱玩具被弄坏以后,我们也会难过的。不过没关系,我们一会下楼去跟雨哥哥道歉,我相信雨哥哥会原谅你的,好了好了,别哭了,妈妈正在给你做你最喜欢的糖醋排骨,马上就做好了,你自己去玩一会吧。
这时,女儿扯着嗓子哭的更厉害了。
妈妈耐着性子说:不要哭了,是你先弄倒哥哥的小车,是你有错在先了。一会妈妈和你一起去道歉,小伙伴们会原谅你的。
如果你是这个小女孩,你感受到了什么?
03
2号妈妈:看到孩子哭着回来,妈妈赶紧放下手里的铲子,来不及解开围裙就拥住孩子,轻声问道:宝贝怎么了?
听孩子抽抽嗒嗒说完以后,大怒拍着桌子大声说:谁说的,是谁说你不是好孩子的。
孩子瘪着嘴说:是雨哥哥说的,
2号妈妈:雨哥哥说的?他是怎么说的。
孩子抽泣着把小伙伴说的话复述了一遍
2号妈妈:他还说了什么?你给妈妈说一下。
孩子瘪着小嘴又说了一遍。
就这样,孩子给妈妈说了三遍,这时候孩子已经停止了哭泣,情绪也平静了下来。
2号妈妈:宝贝,你说说雨哥哥今天为什么会这样说你呀。
孩子:因为我把他心爱的小车弄坏了。
2号妈妈:哦,那要怎么办呢?
孩子:我一会要去给雨哥哥道歉,我还要把我的摩天轮积木带去和他玩。
2号妈妈:还有呢?
孩子:我以后玩玩具时要小心一点,今天就是没注意台阶才把小车弄摔了的。
2号妈妈:恩,好的,吃了饭妈妈陪你一起去。
结语
相信有大部分妈妈会采取1号妈妈的处理方法。我们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总是倾向于给孩子讲道理从而就会忽略孩子的情绪。比如上课被老师批评,家长也不问事情原委,只会说老师也是为了你好,老师是想你有个好成绩,你要理解老师等等。
2号妈妈首先看到了孩子的情绪,她采用先认同孩子(拍桌子,大声发问),帮助孩子宣泄情绪(让孩子一遍又一遍的复述,孩子在一遍遍的复述中将自己的悲伤情绪宣泄了出来),然后她采用发问的方式,让孩子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加孩子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家长采用这种方式对待孩子时,孩子会觉得家长是可靠的,家长是懂他的,那在他以后的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他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要告诉家长而不会做一些冒失的事情,这样的孩子也会很顺利的渡过青春期。
就像闺蜜向你抱怨她的婆婆怎么样刻薄,老公怎么样不理解她。这时我们首先能做的就是倾听,然后跟着闺蜜一起骂她老公和她婆婆,甚至比她自己骂的还凶。这时闺蜜会反过来对你说,哎呀,其实他们也没有这么十恶不赦了,这些事情里面我也有错。
闺蜜来找你倒苦水,其实是想找一个情绪的宣泄口,可能并不是来找解决方案的。当你认同她让她顺利的宣泄以后,她心里的苦闷也就没有了,但是如果你一上来就巴巴巴巴给她讲道理,那她估计还是会一肚子苦闷的回去,以后也不会在找你说知心话了。就像家长一味的采用1号妈妈的做法,孩子就会觉得家长不懂他,不理解他,那他遇到问题也不会告诉家长,因为他觉得说了也是白说,还会招来一些说教。这样的方式会给孩子的心理留下不好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