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老公小魔同学回家经常会听到爸妈的这样一段对话。老爸说:今天的红烧素鸡火候不够,出锅有点早了,不怎么入味。老妈会跟上一句,你就不会看一下吗,都做了一辈子饭了,一点改进都没有。怕老爸在女婿面前难堪,我会补上一句,我每天都做早饭,小魔还有嫌弃的时候,就是做一辈子,也不会成米其林餐厅的大厨。反正老爸烧的比我好。
一辈子都在反复做饭,就一定能做的好吃?显然,答案是否定的。那为什么一万小时定律不奏效了呢?
通过《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这本书,也许大家就能明白这个道理。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这本书叫《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这本书的作者是著名心理学家安德斯. 艾里克森,作者在专业特长科学领域潜心研究了几十年,关于一系列行业或领域中的专家级人物。这本书是学习领域的经典著作,它颠覆了人们对学习的传统认知。对于在任何行业和领域中希望提升自己的人刻意练习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大的学习方法。
我们有一个广为人知的观点,叫1万小时天才理论,而这不是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刻意练习》的作者艾里克森就告诉我们,只有刻意练习下的一万小时才真的有用。艾里克森为什么说通过训练就可以成就天才呢?莫扎特是大家公认的音乐天才,他在七岁的时候就举行了大型音乐会,让音乐界广为震惊。而且他在四岁的时候就能辨别任何音乐的音调,这种能力是极其罕见的,大约在每一万人当中只有一个人有这种完美音高的能力,莫扎特这种完美音高的能力一直被当作天赋。天才至所以是天才,真的是他天生的禀赋吗?作者说莫扎特的天赋很可能是训练的结果,要知道早在莫扎特四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已经全职来教他音乐了。所以是训练注就了天才。
艾里克森说没有成为天才是因为训练的方法不对,训练方法被分为有效训练和无效训练。
作者将我们平时无目的的反复练习称之为「天真的练习」,这样的练习就算是练习了足够的时间也不一定有好的结果。老爸老妈做了一辈子的饭就一定比我做的好吃吗?开了20多年车的老司机一定比只开了3年车的司机更擅长开车吗?教了15年书的老师,一定会比只教了5年书的老师能力更强吗?答案是不一定。书中说到一旦一个人的表现到了可接受的水平,并且可以做到自动化的时候,那么再多练习几年,也不会有什么进步。天真的练习就是埋头去干!有效的练习不等于长时间的练习,也不等于重复的练习。只有正确方法的练习才真正有效。
什么样的方法才是有效的方法呢?作者提倡的是刻意练习,是你努力去做一些对你有些挑战的事情, 它是有目的的练习,去完成一些处在你的学习区的任务,而且,你一而再再而三地练习,着重通过及时反馈关注到底在哪些方面做的好,在哪方面还有缺陷和不足,以及你可以怎样进步。以达到创建大量高效的心理表征。
作者所说的刻意练习包含了四个特点:
首先,是定义明确的目标并进行分解完成。
定义明确的具体目标,可以有效地用于引导你的练习。要把目标进行分解,并制订出一个计划。
“每天都练琴”,这不是一个目标。“连续三次,不犯任何错误,以适当的速度弹奏完一支曲子”,这个是一个明确具体的目标;“每周末打一次高尔夫球”,这也同样不是一个目标,“将差点降至五杆”,这个才是明确具体的目标。
为了将差点降至5杆,你得做些什么呢?其中的一个目标可能是增加把球打入平坦球道的次数。这是一个合理的具体目标,但你甚至还得将它进一步分解:为了成功地把球打入平坦球道,你到底要做些什么? 比如说,想办法纠正你总是勾球的毛病。怎么做到?可以请一位教练来教你怎样以特定方式改一改你的挥拍动作。
目标只有被分解成一些可执行的组成部分,才便于反复练习和有效分析,然后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它们。例如钢琴教学现在都是分级练习,就是把那些看起来无穷无尽的练习材料分解成一系列清晰的步骤,使得学生的进步看起来更具体、更鼓舞人心。
这些才是刻意练习,不仅是「有目的」地训练弱项,重要的是直指目标,将目标分解为定义明确的具体目标。其中核心的关键词是:「分解」。
有目的的练习,主要是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以至千里,最终达到长期目标。
刻意练习再则练习时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
现在你已经知道了,以完全相同的方式一而再再而三地做某件事情,并不是提高绩效和表现的秘诀;它会使人们停下前进的脚步,并且缓慢地下滑。那么反复练习的核心是什么?专注的练习,练习时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
曾经有个著名小提琴家说过,如果你是练习手指,你可以练一整天;可是如果你是练习脑子,你每天能练两个小时就不错了。高手的练习每次最多1到1.5小时,每天最多4到5小时。没人受得了更多。一般女球迷可能认为贝克汉姆那样的球星很可爱,她们可能不知道的是很少有球员能完成贝克汉姆的训练强度,因为太苦了。
刻意练习没有寓教于乐这个概念。如果你仅仅是享受做某件事的过程,干什么事情都是无所谓的态度,可能做一辈子都不会成为高手;能够特别专注地干一件事才是最酷的。科学家曾经在一所音乐学院做过调查,把小提琴学生分为三组,三组学生很多方面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单独练习的时间和时段不同。得到的结果是,练习的时间长短并不是最重要的,真正关键的是专注的单独练习的时间。
研究人员让所有学生都了解一个道理:真正决定你水平的不是全班一起上的音乐课,而是单独练习。
可见要想成为世界级高手,一定要尽早投入训练,这就是为什么天才音乐家都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苦练了。只有建立在刻意练习的基础上,总的练习时间才有意义。
有目的专注练习很重要, 获得各种形式的及时反馈同样重要
一般而言,不论你在努力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反馈来准确辨别你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以及怎么会存在这些不足。如果没有反馈,你不可能搞清楚你在哪些方面还需提高,或者你现在离实现你的目标有多远。
反馈的形式有很多种,最常见的反馈形式就是考试,通过考试和测验,查看学生是否真的理解。如舞蹈练习者会利用iPhone手机的慢动作录像功能,拍下自己的跳舞过程,去分析技术动作。很多演讲练习者,用微信的60秒录音功能,练习自己的即时表述。
有效的反馈不仅是指出你做某件事情对还是错。例如,优秀的数学老师不只是关心学生对某道题目的解答,还会观察那个学生是怎样知道这种解答方法的,以此来了解学生采用了什么样的思考过程。如果有必要,他将围绕如何更有效地思考和解答那道题而提出建议。
刻意练习只在学习区练习并不断迭代
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和思维方式;最外面一层是恐㤺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二者之间的中间区域则是学习区。
比如说,我们看一本书,如果这本书所说的内容都是我们所熟悉的,完全符合我们已有的观念,这本书就在我们的舒适区;但如果这本书说的内容与我们原有的观念是不符的,或者说是相冲突的,但是我们思考之后仍然能够理解接受,或有足够的论据去批判它,那么这本书就在我们的学习区内。如果这本书我们根本就理解不了,那么就是在恐慌区。
刻意练习真正的在于不是舒适的完成,而是持续的做那些自己做不好的事。有效的练习任务必须在受训者的学习区内进行,具有高度的针对性。训练者必须随时了解自己最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旦已经学会了某个东西,就不应该继续在上面花时间,应该立即转入下一个困难点。持续进步的关键就是在持续地在学习区做事。
学校里的教学往往是几十人按照相同的进度学习知识,这种学习是没有针对性的。同样的内容,对某些同学来说是舒适区,根本无须再练,而对某些学生则是恐慌区。科学教学必须因材施教,小班学习,甚至是一对一的传授。真正的练习与其说是老师教学生,不如说是师付带徒弟。
刻意练习中重复的核心是学习者在任务难度适中的多次练习中,关注自己什么地方错了,并且进行纠正。
总结来说,不管你是在练习一个新技能,还是扩展一个新领域,采用刻意练习的方法,首先需要明确你需要在哪个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其次我们需要寻找这个领域中最优秀的导师或高手,甚至是经典的书籍,目的是让我们和这个领域中高手的心理表征进行比较,从而获得高质量的反馈;最后是我们要不断的投入时间和精力,去训练去改进。
刻意练习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通过刻意练习是为了创建大量高效的心理表征。
心理表征是我们大脑在思考某个具体的事物时想到的所想到的某个观点,某个信息,某个概念等以及任何心理能对应到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对于同一事物,新手和专业人士看问题的角度和深度是有差别的。他们的认知模块和结构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就是不同的心理表征。对专家而言,他们就是把有用的信息整理成一个个的认知模块。以这样的模块思考和处理问题。**
书中举了国际象棋大师与新手看到同一个棋盘,两者的理解全然不同。新手可能看到的是实际的棋子,而高手看到的是一系列的攻击线路以及运子之类的套路。从心理表征来看,大师着眼于全局来观察,看到一片森林,这是新手无法做到的;也可以在必要的时候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招法上,观察一棵树。
通过刻意练习帮助我们拓展和优化我们的心理表征,能够出色的做好 以前从未做过的事情,这些事情可以是工作,学习以及我们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