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读自己写过的文章,都会感到不可思议:这真的是我写的东西吗?
不谦虚的说,有时自我感觉挺良好,思想观点呀,语言色彩呀,还都像那么回事。
可是,在写出每篇文章之前,构思文章的脉络时,经常是毫无头绪,即使想出一些材料和观点,也是支离玻碎,思路时断时续,那真是“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痛苦难受是肯定的,但自己知道,只有经历幽咽冷涩的烦恼,才会出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的惊喜!
没有山重水复之困惑,那来柳暗花明之明朗!
也许是才力不逮,自己从来做不到“胸有成竹”,然后一气呵成。
是的,构思是需要煞费苦心的,但也总是粗枝大叶、一个大致轮廓,而写出来的文字,必须是手工绣花一样的一针一线,一定像以刀雕刻一般小心翼翼。
构思可以粗糙,但写时必须细腻,而我发现,只要你不打算发稿,你想的东西、写的文字就永远粗糙,总不成文。
而一旦你决定今晚必须发稿了,然后面对电脑,正襟危坐,手操键盘,眼盯屏幕,哦喔,此时才灵感突发、文思泉涌!
写作的最好环境是夜深人静之时,灵感的绝佳时机是决定交稿的那一刻,只有此时此刻,你才如临大敌、凝神屏气、心无旁骛、全力以赴!
这算一种经验吧,但很显然,这经验有些狭隘。
其实任何时候(不一定非夜深人静和交稿时刻)都可以写出好文字,说夜深人静适合写作,只说明安静是写作的一个必要条件,准确来说只要做到心静,啥时候都可以是夜晚。还有,只要把每次写出来的东西都按交稿的标准精益求精,那么啥时候都算交稿时刻。
好文字的标准是,眼光独到、逻辑严密、见解深刻、催人思考。
而世界是复杂多变、飘忽不定、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只用眼和头脑是看不清、想不透的。
所以我们必须用笔去看社会,用文字去观世界,如此,生命的本质才会逐渐会于笔端,精神的富足方能在文字中慢慢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