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时,我并没有回到家乡,因为害怕啊!害怕复杂的人情世故,害怕七大姑八大姨的家长里短,害怕在一个个婚宴中脱不了身,害怕一点点出格就传遍县城。我一直认为,家乡不过是文人墨客口中的一个名词,父母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我的家乡是一个很美丽的城市。有古色古香的石板路,有妖娆灿烂的柿子谷,有精致考究的博物馆,有山有水有佳人,是一个宜室宜家的好地方。我一直知道他是这么一个好地方,但也不至于流连忘返。我的朋友,大多也没有留在这里,我以为也不会有太多怀念。
当我真正在另一个城市立了家以后,才发觉,即使爸妈都在我身边,我也会,想这个城市——想家。
我想念深巷里的的学校门口,想念河边的林荫道,想念有大片草地的公园,想念又老又旧的拉面馆,想念小门脸的灌汤包,想念拐角的咖啡店,想念一个个回忆散布的角落。
我离开这个家以后,却越来越想回家。
我喜欢沿着这里的公园晨跑,然后去水库边的菜场买一点新摘下来的菜,颜色新鲜,讨人喜欢;有今年刚打的绿豆,装在简陋的塑料袋里,煮成汤格外的清香;有刚打捞上来的虾,个头不大,活蹦乱跳;或许还会喝上一碗豆腐脑,带好多的汤,而不是一碗浓浓的卤。去景区买纪念品,有时会碰上多年不见的同学;带小朋友去咖啡店,老板娘的妈妈,还会送来一盘坚果;有时什么也不干,就默默骑着车游荡在各个街道上,看人来人往,看城市的变化。我怀念的人和事物,大多已经不在这里,却并没有减弱我对家乡的情怀。
小时候那些以为不重要的经历,想忘却的事情,看起来,都是人生的馈赠。
在有老有小有工作有家庭的中年,已经很难得在一个地方彻底的放松,有时开车去二环看看古老的街道和房子,就会觉得在洗涤心灵;休假时去旅游要计算线路,要考虑食宿,也并不能十分的放松。在这种情况下,偶尔回一趟的我的家乡,我成长的地方,竟成为了我的诗和远方。
我的乡愁,是一口自在的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