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归宗,大道唯一。
释门有因果论,道宗有善恶有报观,儒家有人性辨。
这儒道释,可看作一棵树上的三朵花。
荒茶生于嘉木,却别于花,对于向善君子而言,正是悟道良参。
德才俱佳是圣人,才大于德是小人。君子才小于德,方坐圣人首下。
烟花英雄以荒茶修儒参佛悟道,爱自称君子,既然如此,就以此为机缘,精进一番。
儒家认为,人初性善,人长则依环境而变。天公人私,必损人欲以复天理,蓄道德方而能文章,以区别人兽。孔子也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此话真解应为,人若不加强自身修养,则少福多灾。《易经》最核心的一句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也为同理。
恰合佛法基本定律因果论。释家门徒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万行等修行皆是基于深信因果,以行善因,求善果,得人神自在安宁。
古今第一善书,道学经典《太上感应篇》,提出人生首善为长生,再求多福。人作善恶感天,天则应福祸与人。进而指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君子不管圣而悟道,还是悟道而圣,终须壮才。才盛配大德,即具儒肤道骨禅心,以成圣贤之像。
荒茶出世,督善君精进积善感天,多福自在长生。
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