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琮把蔡瑁、张允骂了下去之后,引起银殿上一班忠臣的一阵骚动,感到刘琮非常懂得好歹。
所以,有一位将军名叫李珪,从旁闪出,对刘琮把手一拱,说道:“二主公,李珪有礼啦!”
蔡瑁等奸党都称刘琮为小大王,其实小大王应是刘琦。因此,李珪称他二主公,这才是确切的称呼。
刘琮一看,是一位老将。听他自称李珪,便把手一招,语气十分和缓地问道:“李老将军有何高见?”
李珪:“二主公听了,曹操雄兵百万,战将千员。如何拒敌,李珪倒有一计在此,未知二主公用否?”
刘琮一听,你有好计,我哪有不用?左右蔡瑁、张允听说李珪有计,心想,为什么这种妙计都出在他们腹中。既然有计,请你快去讲来,让我两人也好听听。
刘琮开口便问:“老将军,如有妙计,孤岂有不用之理?”
李珪:“既然如此,请二主公听了,先备两封书信……“
蔡瑁、张允一听,心想,两封信很便当,我们也都会写。但是不知道写往哪里?刘琮也感到不是件难事。因此问道:“老将军,两封书信写往何处?“
李珪:“一封送往江夏郡,一封送往新野县,并将蔡瑁,张云两贼杀了。”
蔡瑁、张允一惊。心想,听到现在,听说报应来了。不知要把我们的头送往哪里?
李珪:“将张允的脑袋送往江夏,请小大王刘琦前来即位,二主公脱袍让位。”
蔡瑁想,那么,我的头不知送到哪里呢?
李珪:“将蔡瑁的首级和另一封书信一并送往新野县。“
蔡瑁一听,原来我的头要送到新野县呢。
而且,两颗头不能弄错,因为蔡瑁专要害刘备,张允专要害刘琦。因此,要让刘备、刘琦见到这两颗脑袋,他们方始肯安心前来。
刘琮一听,只要有理,我一准把这两个人杀给你看。因此,听得非常仔细,连忙追问:“老将军,杀了他们两个,便怎样?”
李珪:“二主公听了,用这两个脑袋将刘备、刘琦请到襄阳。想刘皇叔,文有诸葛先生,武有关、张、赵云,何惧曹操百万雄兵,千员战将。二主公以为然否?”
刘琮听完这番说话,频频点头。招呼老将军退下。李珪退到武将班中站定。
刘琮对蔡瑁、张允看了看,准备开口叫手下将蔡、张俩人推下斩啦。
这时,蔡、张俩人急得手忙脚乱。蔡瑁连忙对殿上的心腹部下看看,这个部下心领神会,赶紧往里面去禀报蔡氏。很快,从里面喊出来:“夫人出堂。“
蔡、张良二人一听,完全定心了。银殿上众文武看到蔡氏走上殿来,个个头都别转。一来是尊重刘表,二来是感到荊襄气数已绝。堂堂一家夫人,竟然跑到了大堂之上,一点也不顾体面。所以,文武看都不看。
刘琮连忙站起身来:“娘亲,孩儿有礼啦。”
蔡氏看见儿子,一句话都没有,只是鼻子中“嗯“地一声,就起右手抓住儿子的袍袖往后一拉。
刘琮倒退了几步,蔡瓦便在中间位置上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