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爸爸去哪儿》第五季的热播,有两个家庭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不是因为明星的光环,而是因为爸爸跟小孩的相处模式。
节目前几期,陈小春爸爸对小小春动不动就大声的吼叫,让我很反感。后来,在一起采访中陈小春才说出了原由。原来从小到大,他的爸爸就是这么跟他相处的,对着他吼叫根本就是家常便饭,甚至经常打他。当然后来,一向冷酷严肃的大哥在小小春面前也变得耐心了许多。而另一组家庭是截然相反的,吴尊爸爸对他的两个小孩特别有耐心。我记得有一期的早餐是馒头+鸡蛋,neinei和MAX吃不惯,觉得馒头难吃,这时候大多数家长要么就说那就别吃了,吃点别的,要不就是恐吓式的棍棒教育。而吴尊却拿起馒头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neinei很不解地问:“为什么你什么都吃?”这时吴尊一边吃着馒头一边给两个孩子解释:“很多人都没东西吃的,你们不能浪费,有些人只喝白粥,没有馒头,没有鸡蛋,什么都没有,所以你们要乖,知道吗?”其实对于小孩子来说,这些东西她不一定能懂,但他们还是乖乖地吃了早餐,因为爸爸就是他们的榜样。
我一直觉得,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天赐给父母最好的礼物,他们宛若降落在人间的小天使,给你带来不一样的人生体验。当他们像白纸一样飞向你时,期待你为他们描绘最美好的天使之翼。而你,有时候善恶一念之间,就会在无意识中将他们的翅膀折断摧毁。
想起了几年前看过的一部电影《伊甸湖》。幼儿园老师珍妮与男友史帝夫是一对热恋中的情侣,利用假期时间,史帝夫计划带着珍妮到野外露营,途中,两人一时兴起,舍弃原本的目的地,开往意外发现的一个看似宁静优美的小湖。就在他们享受这美好的假期时,一群当地少年意外来到,让两人陷入前所未见的危机。被少年们粗野无礼对待的史帝夫,因不愿破坏难得假期而想息事宁人,却开始遭到一连串无预警的残暴攻击。两人奋力逃脱,终于来到附近的小镇,一群大人正在开party,啤酒,狂欢声中终于有人注意到了他们,当他们被带进屋子时才发现原来这些人就是刚才那些少年的父母,而他们两个身份也被认出,最终被这些父母们杀害。
这是一个特别讽刺的结局,却映射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一个小孩他不可能一出生就是个“熊孩子”,在他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是这些孩子模仿学习的对象。在潜移默化中,他们变成了这些“熊孩子”的幕后策划者。经常听到很多父母抱怨自己家的孩子太淘气爱闯祸......,总想通过棍棒教育将孩子变得乖巧听话,可是有几个父母能静下心来想一想,是不是自己哪里做的不合适。
周末去看了一部电影,叫《嘉年华》。影片刚开始时,小文小新在宾馆叫了四瓶啤酒,我第一印象就是,这两个女孩子年纪小小就喝酒,真不懂事。后来随着剧情的深入,他们父母的出现,我才渐渐明白,她们只是复制粘贴了父母的行为而已。影片中刘会长的罪行不可饶恕,但是孩子父母的言行也值得我们深思。当被问到为什么那么晚了不回家时,小文说:“我们玩的时间晚了,回家妈妈会打的,不敢回去。”试想想,如果孩子的父母能对孩子多一点关注,小文小新也不至于大晚上还跟所谓的干爹出去唱歌;如果父母面对孩子的错误能耐心的跟她们讲清是非黑白,而不是简单粗暴的棍棒教育,或许小文小新即使玩的晚了也会回家,不会跟着所谓的干爹去外面住;如果父母能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家,小米也不至于小小年纪,流落街头,身上多了几分她那个年纪本不该有的戾气和自私; 如果你担负不起这份责任,那么请不要把她带到这个世界上来遭受苦难的折磨。
父母应该是孩子最坚定的保护伞,如果有一天孩子开始害怕父母,什么都不敢跟父母讲,那这无疑是在亲自助力,将孩子推向恶魔的手心。
我们只是看到了“熊孩子”的调皮和破坏性,可曾真正地思考过,谁是他们的缔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