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突然明白这句话的。
常看人文章,总不以为意,说,莫我若也,觉得道理不如我所思,论述不及我所想。
到亲笔为之,就猛然发现,我文章思路不及他清晰,构造不及他精巧,逻辑不及他严密,字句不及他简洁,说理不及他服人,论事不及他生动,何德何能,说人长短。
又说与人论事,别人说时,觉他俗气,专看表面,人云亦云。自己说时,又觉得胸中郁结,有口难言,感觉道理万千,无从说起。心中无章程,自然口中无道理,见事不知其所以,这是真俗气耶。
辩对错要学仁义之学,说事理要用逻辑之功,写文章自有前贤无数,为大人莫过古鉴之方。字句推敲,文章需改千遍;言辞谨慎,说时要达理情。
所以古文今著,岂可小视,择其益书,更要参详。人间书本无数,求学何愁门道;世上千金易得,一理最是难求。孜孜不倦,为学未闻有止;生生不息,自强怎愁无功。
就是说啊,要不断的学习,谦虚的学习,学习书本知识,学习他人长处。不然哪来的资格自作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