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的风开始干冷,下一点细雨就把人从几日前的夏热拽入冬。走进广州海珠湖公园时,烟灰色的湖面恍如日暮。我在风中拉紧大衣,想起友人和去年的"无我茶会"。
去年冬月,第一次在这里当茶事席主,内心忐忑,从体制里出来的茶小白,学了点皮毛,在友人的鼓励下参与了海珠湖"无我茶会"公益活动。让我心定的是一句"无我":无尊卑之分,无“求报偿”之心,无好恶之分⋯⋯于是,我"以茶之心,惜座之缘",成为上届"无我"茶会的"席主"。
今年,是"会茶有我",茶事中有我的参与,我的分享。尽管寒冷,走进公园时,一切恍如昨日,所见之处,总觉都如一场茶事的美好。
会茶,是可心领神会的仪式感。
茶会,依然靠着湖畔,很清幽。茶人,已陆续入场布席。今年有了很大变化,会茶中导入了传统事茶仪轨:脱鞋,穿袜,净手,入席……
净手的水温刚刚好,在这冬日格外温暖。小时候,先洗手再奉茶的一幕又回到眼前。在日本,茶事很注重仪轨,每一道程序都标准化,极致、优雅,让人生恭敬心。对于他们来说,似乎重不在于茶,是"和、敬、清、寂",是道。而我们的仪式感,仿佛更多时候是重视一杯茶汤的自然,把礼、敬融化在情意之中,落入生活里面。比如年轻人为长辈泡茶是孝,长辈为年轻人泡茶是爱幼,亦成了我们可心领神会的"和"、"敬"(家和与敬意)。
会茶,是场域的再造
入冬了,湖畔有些清冷。友人十分细腻,柔软的灰色地毯铺在了木栈上,一双棉袜,一洼温水,已不单是仪轨的导入,更是一份温暖的关照。
当风扬起炉烟,按照不同主题,席主们准备就绪。透过器皿与席花,"不惑","辞旧迎新","高山蜜露"⋯⋯十分新意的主题中回味茶品,亦有雅思。
一席六位,大家各自介绍,破冰暖场。当滚水烫杯,干茶入水,出汤品茗后,场域渐暖。于是,有人分享对一杯茶汤的理解;有人分享与茶的故事,儿时的、现在的、未来的,已然串起了人一生的生命历程。然而,对于传统茶文化,对未知的茶事,又满怀敬心。这,或许是一杯茶汤的魅力。这,也是场域的附加值吧。
会茶,是致敬也是互动
都说茶是媒介,我亦赞同。古人"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时至今日,亦是。
会茶中,有人说:两人吵架,有人约茶,茶喝文章可改。做生意,喝茶谈妥,吃饭不来,喝茶来。吃饭后半小时喝茶聊天,两人成趣,一人快乐⋯⋯茶的功能不单是饮,是与他人,与自己的关系互动。茶的传统文化,不一定是过去,当下亦有。想起陈香白老师说过:"现实生活就是最浩大的传统。眼前发生的,我们的当下,是"传统的现代化",是值得继承的文化。"文化在日常生活中,在此时此刻。
时光真巧,和去年一样,广州最冷的一天"会茶"。但茶人们仍不惧寒冷,"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大家会茶,已不是会这湖光水色的风景,是会这精神的联系,是知者会心。
当茶会结束,坐上公园电瓶车,回望渐暮的天空与湖泊,还未离开,又生挂念:"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