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到让自己不爽的现象的时候,家长要先保持安静,情绪稳定不急躁。(如果做不到也要让自己走在能做到的路上)做好家里的定海神针
2.安下心来跟孩子谈话(孩子内心有很多心结和消耗他的地方,我们只有找到他才能解决)分两种情况:
A:愿意谈(按下面流程推进)
B:不愿意谈 实操流程如下:
a.家长要深刻认识到你与孩子的关系处于冰点,孩子是抗拒,甚至是瞧不起,不屑一顾的不尊重家长,所以家长要认识到,人只有被理解后,才会变得温柔,才会放下对抗。家长要用老鹰孵化小鸡的方式来温暖孩子。
b.通过缩短物理空间距离慢慢的缩短和孩子的心理距离,找准时机,就孩子能和你说的方面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打开简单的话题。
c.用孩子有需求的想法和孩子展开沟通,比如:想买手机 想买狗 想当老板 想上天 想撵走爸爸 想让妈妈变成哑巴 等等。
总之,要利用孩子的想法和孩子互动展开沟通。(和孩子探讨这件事情的过程就是减缓孩子内心冲突和重新修复亲子关系的过程。一味的拒绝只会把孩子和你的心推的越来越远)
(孩子愿意谈的沟通流程)
3.找一个轻松的环境问问孩子,现在的生活你感觉怎样?(旗帜鲜明的表达出对孩子真诚的关心)
4.不管孩子跟你说啥都要告诉孩子“乖乖,你说的妈妈都听明白了,妈妈知道你不容易,那么,乖乖,你是怎么看待这件事情的?”(尽量让孩子的语言总量大于家长的语言总量)----沟通之后明确的告诉孩子,你怎样做能让妈妈安心(妈妈积极认可孩子的感觉要出来)----我们要用(从鸡蛋里挑骨头的去找孩子的哪怕很小的优点)
5.当孩子表达完后,得问问孩子“乖乖,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6.你需要妈妈给你什么样的支持,可以直接告诉我(注意力放在妈妈愿意支持你但你得让我安心上,不纠结,不内耗,不吵,不生气,好好说话)
7.旗帜鲜明的告诉孩子妈妈所有的想法都是想让你过的更好,但是刚才你写作业的方式,让妈妈很不安心。(若孩子直接说“你不用不安心,我能做到的”---直接告诉孩子,“你现在说话方式已经让我不安心了,我是真想支持你,否则也不会坐在这跟你了这么长时间,咱们能不能还一直口气跟妈妈说话”)
----家长要把注意力放在孩子是否尊重你是否拿你当回事上。
----家长务必重视此时此刻的注意力放在孩子说话的口气的纠正上。
8.综上所述,把这些内容全部进行完后,还是不行,退一万步讲,还是没用怎么办?----宁可葬送一次,也要和孩子的关系建立起来,然后按上面所述流程,再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