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课,我准备了一个多月,所以有了一点点思考。这一点思考带给我巨大的快乐,而记下这些,又带给我更深层次的快乐。)
一部名著犹如浩瀚的大海,天光云影之美俯拾皆是。课堂上,教师可以带学生加深对书中某部分内容的理解,可以就某种阅读方法深入浅出的探讨,可以聚焦小说某个写法寻其片段加以印证,还可以针对某一主题开凿挖掘。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阅读,这是我们阅读课最大的价值。
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作,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是语文的核心素养。其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又是关系到学生能够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我想,如果在每一个课堂活动中加大学生的思维训练,获得丰厚的能力积累,我们的名著导读课定定变得更宏大,变得有价值。
为此,在执教《骆驼祥子》这部经典作品时,我做了如下尝试。
学习活动一:
活动内容:漫谈封面,感受小说独特魅力
要求:好的封面,或传递书的整体内容,或呈现代表人物,或展示主题情感……请你从下列三幅画中选择一幅合适的画作为小说《骆驼祥子》的封面,并结合小说内容阐述理由。
教学预设:
角度一:可以选择以车为背景的图片。因为“车”是祥子的奋斗史,也是这部名著的线索。
角度二:选择以骆驼为背景的图片。对于此图片的理解,可以深入思考祥子之所以是“骆驼祥子”而非“车夫祥子”,原因在哪?”
1.因为丢了车却牵回三匹骆驼的奇遇,祥子有了骆驼这个外号。
2.骆驼成为了他遭受磨难后的救命稻草,精神慰藉,新的希望。
3.祥子和骆驼一样沉默寡言,吃苦耐劳,不合群,倔强能干,忍辱负重。
4.他没有体面的姓名,用“骆驼”称呼,是对他的轻蔑。骆驼也代表了祥子如动物一样卑微,以及每况愈下的生活状态。
5.他的人生也像驼峰一样跌宕起伏。
角度三:以北京城为背景的图片。暗示了社会背景,二三十年代的老北平城,那个黑暗的社会,在社会环境下,人物变得如此渺小。
活动意图:
这个课堂活动聚焦且开放。通过此活动,引导学生展现出自己阅读原初体验,从而提炼出名著最显著的几个特色:1.具有个性化的人物,是经典故事的特色。如本文——骆驼祥子。2.线索使故事脉络清晰。如本文以祥子的“三起三落”人生经历为线索,构成一部“奋斗——幻灭”史。3.小说主题深远。由一个车夫的经历抨击了黑暗腐败的旧社会对劳动人民的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底层劳动者的同情。把握住名著特色进行二次阅读,会事半功倍。
在此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比较思维。发散思维指的是,由此至彼,体现为从思维原点进行多向角度联想、迁移和延展的能力。发散思维训练有利于开阔阅读者的视野和思维深度,放大学生的思维格局。在活动中引导学生选择有趣的封面,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引导学生多角度阐述。在阐述中,逐渐加深对名著魅力的理解。在学生的碰撞中,整合想法,提炼特色。
学习活动二:立足名著,概括小说经典情节
老舍通过祥子这个人物写出了那个特定的年代对下层劳动者的威压,他这样评价祥子:祥子是一个经不住生活考验,而失去生活的人,请你结合整本小说,说一说,祥子经受了哪些生活考验?因为这些考验祥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活动预设:
1. 祥子辛苦买的车被大兵抢走。
2. 祥子辛苦买车的钱被孙侦探敲诈。
3. 祥子被迫娶了不爱的虎妞。
4. 虎妞难产而死,祥子为葬虎妞卖掉了车。
5. 最爱的小福子上吊自尽。
6. 祥子受到了夏太太的诱惑。
活动意图:
此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聚合思维能力。所谓聚合思维,是能够对散碎的信息进行整合、归纳、提炼的能力。通过对文本的聚合,阅读者对现象和规律的认识较之简单阅读要深刻透彻的多。在此处,引导学生以祥子为中心,梳理出小说的重要情节。梳理后,小说中的两个线索由此清晰,第一条以祥子“买车卖车”为线索,第二条,以祥子为中心,层层扩展,展现了北平各个阶层的人物。这样的总结,也是我们深入阅读的前提。
学习活动三:聚焦经典语段,探究小说主题。
要求:从学案上给出的语段中,任意选择三个,整合所选择的语段,深入分析,并作出批注。
提示:从这三个语段中你读到了怎样的人物形象?它们在祥子的堕落中有着怎样的影响?
为了提高质量,提供批注方法:
①眉批:一般批注在文章顶部,大多是纵观全文后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概括。
②旁批:一般批注在文章左右两边,可以从品味作品语言、感受人物形象、记录心得体会等方面对文章进行解读。做旁批时,要注意联系上下文,理解相应语句的内涵。
③尾批:一般批注在文章底部,大多是在梳理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对文章主旨进行总结与深入分析。
(一)
她的脸上大概又擦了粉,被灯光照得显出点灰绿色,像黑枯了的树叶挂着曾霜。
“我知道你这小子吃硬不吃软,跟你说好的算白饶!”她的嗓门又高七来,街上的冷静使她的声音显得特别的清亮,使祥子特别的难看,“你当我怕谁是怎着?你打算怎样?你要是不愿意听我的,我正门工夫跟你费吐吐沫玩!说翻了的话,我会堵着你的宅门骂三天三夜!你上哪儿我也找得着!我还是不论秧子!”
语段解析:老舍笔下的虎妞是现代文学史上塑造最成功的女性角色之一。虎妞泼悍,粗俗、市井气、精明能干。当然她表达关心的方式很不一般,显得居高临下,咄咄逼人的语气中隐见她心疼祥子的心理。她没有娇美的容貌,也没有女性的温柔,她总是高高在上,也总是咄咄逼人。她泼辣粗俗,富有心机,她大胆直率,敢爱敢恨,她自私自利,心灵扭曲,也还带着点真诚与善意。她向往爱情,追求幸福,她可恨、可恶、可怜、可悲、更可哀!
虎妞是祥子向上进取的阻力和障碍。娶了虎妞的祥子终于输掉了他仅有的哪一点自由和尊严。让祥子失去了人格和尊严,他已经不再使从前那个为命运抗张的祥子了。她的引诱、骗婚、难产而死一步一步加深了祥子的悲剧。
(二)
在他的眼里,她是个最美的女子,美在骨头里,就算她满身都涨了疮,把皮肉都烂掉,在他心中她依然很美。
语段解析:小福子的死,使对生活重新充满希望的祥子彻底崩溃。小福子的自杀,熄灭他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丧失了对生命的任何乞求与信心。她是祥子最后的温暖,但她的自尽也彻底将祥子推向了堕落的深渊。
(三)
祥子呆呆的立在门外,看着这一老一少和那辆破车。老者一边走还一边说话,语声时高时低;路上的灯光与黑影,时明时暗。祥子听着,看着,心中感到一种向来没有过的难受。
语段解析:祥子难受是因为在小马儿身上,他似乎看见了自己的过去;在老马身上,似乎看到了自己。在这部名著里,老马小马有着更深远的作用:他们普遍地反映旧社会底层车夫的悲惨命运;且用老马小马现在生活的境况暗示祥子的未来;此外,也通过他们,揭示祥子心理产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四)
战争的消息和谣言越来越多,可祥子并不相信这个,他不像城里人那样听见风便是雨,谣言吧,真事吧,祥子似乎忘了他曾经做过庄稼活;他不大关心战争怎样的毁坏田地,也不大注意春雨的有无。他只关心他的车,他的车能产生烙饼与一切吃食,它是块万能的田地,很驯顺的随着他走,一块活地,宝地。
语段解析:在这里,祥子还没有摆脱小农的狭隘思想,他关心的只是车,却对世事漠不关心,这也直接造成了他的第一次悲剧。
(五)
从前,他不肯抢别人的买卖,特别是对于那些老弱残兵,以他的身体,以他的车,去和他们争座儿,还能有他们的份儿?现在,他不大管这个了,他之看见钱,多一个是一个,不管买卖的苦甜,不管是和谁抢生意;他之管拉上买卖,不管别的,像一只饿疯的野兽。
语段解析:祥子在车被大兵敲诈后,心态逐渐发生转变。他瞧不起那些和他有一样社会地位的老弱车夫,觉得自己比他们优越,虽然依旧吃苦耐劳,但美好的品格在丢失,这是狭隘的、自私的个人主义思想,这也是祥子最终会堕落的原因,为老舍所批判。
(六)
祥子,经过这一场,在她的身上看出许多黑影来。他还喜欢他,可是负不起养着她两个弟弟和一个醉爸爸的责任!他不敢想虎妞一死,他便有了自由;虎妞也有虎妞的好处,至少是在经济上帮了他许多。他不敢想小福子要是死吃他一口,可是她这一家人都不会挣饭吃也千真万确。
“你要搬走吧?”小福子连嘴唇全白了。
“搬走!”他狠了心,在没有公道的世界里,穷人仗着狠心维持个人的自由,那很小很小的一点自由。
看了他一眼,她低着头走出去。她不恨,也不恼,只是绝望。
语段解析:小福子是个悲剧人物。因为这个黑暗的社会,因为那个残酷的家庭,她被卖给军官,受到蹂躏。之后,为了生存,靠牺牲尊严,牺牲爱情、出卖肉体为生。即使如此,她依然对生活拥有希望,她把希望放在祥子身上,但祥子无情的离开,也让小福子对生活彻底绝望,这些都造成了小福子的毁灭。
(七)
天是那么短,那么冷,街上没有多少人,这样苦奔一天,未必能挣上一顿饭;可是年老的,家里还有老婆孩子;年小的,有父母弟妹!冬天,他们整个的是在地狱里,比鬼多了一口活气,而没有鬼那样清闲自在,鬼没有他们这么多的吃累!像条狗似的死在街头,是他们最大的平安自在。
语段解析:穷人的生活是一幅人间地狱图,他们只是在生存线上挣扎。最惨的人家,如鬼一样生活,其情其景让人唏嘘不已。
(八)
“祥子,你不认识我了?”侦探笑着松了手。
祥子咽了口气,不知说什么好。
“你不记得当初你教我们拉到西山去?我就是那个孙排长。想起来了吧?”
祥子咽了口气,不知道说什么好。
分析:孙侦探就是孙排长,说明旧社会无论哪个时期对劳动任命的剥削和压迫都不会有多大变化。在当时社会中,一个车夫没有任何社会地位,侦探的敲诈不是个人恩怨,反映了社会的腐败与黑暗。
活动总结:对典型片段反复体会与感悟,细品小说中每一句精彩的语言,会让我们直抵人物的心灵深处,对小说的主题有更深刻的认识。祥子的结局是符合生活逻辑,也是符合祥子性格发展的逻辑。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祥子的堕落,而是他的奋斗里就埋藏着向衰退转化的消极因素。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祥子的结局只能如此。总结来说,原因有以下几条:虎妞和小福子的相继死去成为祥子惨淡人生中另外两笔灰色; 那个旧社会的黑暗混乱,法制缺失,自私冷漠使得祥子无法按自己可怜的愿望安稳的活下去;祥子自身原因:没有坚定的立场,木讷保守,自私、固执,个人主义观念特别强,对商业行为与现代文明,他不信任且充满怀疑。也让他在不断打击后缺少爬起来的智慧和勇气,只能滑向堕落的深渊。祥子的悲剧不仅在于车的失去和身体的垮掉,还在于理想的破灭,美德的丢失和人性的堕落。
活动意图:
此活动能在培养学生聚合思维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与结构思维能力。所谓比较思维,体现在把不同文本信息从语言内容和形式等角度加以辨析,求同存异,深化理解。有比较和参照,才能有无数读者的碰撞与心意相通。结构思维有助于阅读者规避阅读理解的碎片化,让阅读感悟有整体性、立体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最终变成阅读者对阅读内容的自我建构,提升阅读效率与阅读品质。这些,都依赖于教师能够善于提炼文本,拆卸并重新还原文本。在课前,围绕祥子的堕落,我在全书中撷取八个经典语段,引导学生对这些语段拆卸、组合、思考、批注。并适当提供阅读方法与阶梯,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并有条理、有逻辑性的准确表达。这个问题是有相当深度的。因为它来自于学生对单个语段的深入体会,对整部小说的俯视,它显示学生已经能够主动站在高处对整部名著进行初步的审视。这也预示着学生已经脱离了零碎敲打的学习思考,而进入前后贯通的思维境界。在这些语段中,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深入理解祥子堕落原因,如社会原因,黑暗、腐朽的社会在文章中是通过哪些方面体现出来的?个人原因,祥子狭隘的小农意识又体现在哪些事上?语段的组合,思考的深入,让这些认识不再流于表面。在此期间,我们如果能顺势挖掘学生思维潜力,拓开整体阅读的空间,阅读难点就会不攻自破。
有人说:“读书,是为了将书中内容与读书人同时打烂,再混合团捏为一个新的整体,从而达到书中有我,我中有书的境地。”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就要努力发掘文本的思辨之本,为学生打造一个生态的阅读场,让学生视域、教师视域、文本视域在此融合。
精心选择的教学内容,它必须有思考价值,有关联,还要有鲜活的生长性,能对学生进行深入的思维引导。为此,在执教这节课前,我阅读了由顾振彪、顾之川主编的《中外名著解读丛书 解读<骆驼祥子>》,樊林主编的《全新解读<骆驼祥子>》,并阅读了以下论文:《试评<骆驼祥子>的艺术成就》《<骆驼祥子>中虎妞形象重读》《不同的抗争,相同的命运——论祥子与虎妞的人生悲剧》《叹小人物之悲哀》《沉沦之音——<骆驼祥子>重点突破课堂教学设计》《名著二次开发,让经典中人物形象鲜活起来》《<骆驼祥子>是怎样成为文学经典的》《“给小人物立小传”专题学习阅读活动设计》《初中语文教材中女性形象解读及教学建议》。
高质量的课堂活动是一节课的重中之重。真正的“动”,要让学生动耳去听,动嘴去说,动眼去读,动脑去想,动手去写,动心去悟。在学生思维的进与出中,关注聚焦点的深入与向外的拓展,寻找课堂“恰到好处”的点,形成有质量的互相交流、互相补充、互相碰撞,互相引领。教师要充分捕捉学生的思维线路,尊重学生原有的阅读感知,利用活动,使课堂对话彻底摆脱单纯的知识传授与知识的平面生成,而进入一种渐行渐深的立体良性的智慧状态。
附:学生作品展示:
(一)组合文段四、五、六
从语段四看出,面对城里漫天谣言,祥子并不关心了解,只有当下,他只关心自己手中的车,狭隘地认为有车就会有一切,一切吃食。祥子这种保守落后麻木的状态促使他一旦失去车便没有了出路,也是导致祥子第一次悲剧的原因。选段五可以看出,祥子失去车后变得蛮横霸道,没有底线,在做工时抢别人的买卖,为了钱不择手段,“他只看到钱,像一只饿疯的野兽,”生动的写出了祥子自私与狭隘的人生观,也为后文祥子失去经济依靠后绝望堕落埋下伏笔。从选段六可以看出,在虎妞的葬礼办完后,小福子想嫁给祥子,可祥子此时在小福子身上看到的却是“黑影,”他不敢面对,他不愿让小福子连累自己,如今祥子已经彻底成为了个人主义的末路鬼,自身的自私、懦弱使他沦为行尸走肉。这些都是祥子堕落的助推器。
(二)组合语段八、一、三
语段八:孙侦探也是孙排长,同一个人两次夺走了祥子的车,对他的生活造成巨大打击,是使祥子堕落的罪魁祸首之一。语段一:虎妞逼婚的情节体现了虎妞的泼辣、蛮横、咄咄逼人。与虎妞结婚是祥子对生活的妥协。虽然,祥子与虎妞结合获得了经济的帮助,但祥子因此也失去了奋斗的动力。虎妞长时间的压迫让祥子失去了追求幸福的自由与尊严,甚至对生活的希望。语段三:祥子在老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未来,在小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过去。他为老马小马的生活状况感到悲伤,同时,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祥子看到了黑暗社会不让好人有出路的社会现实,心里上丧失了生活的斗志与希望。
总结:孙侦探的压迫是祥子堕落的直接原因,虎妞对祥子的堕落是潜移默化的,老马小马则是祥子堕落的深层次原因。生活上、精神上、心理上的腐化共同促成了祥子的最终堕落。也体现了不同阶级对于祥子的影响。
(三)组合语段四、五、六
祥子堕落的原因有很多,黑暗社会的压迫也好,身边人物的影响也罢,我认为他自己的思想与追求起决定作用。语段四:祥子刚到北平,他是农民出身,他对北平与拉车充满希望,所以他不关心战乱,不关心田地,他只关心他的车,他把车当做自己的精神支柱,他对拉车与赚钱过上好生活的追求也体现了他的愚昧无知,目光短浅,因此,当他失去车子时,他才会一步步堕落,可以说,他的思想愚昧为他的堕落打下基石。语段五:祥子经历一次次打击后,他的思想已经扭曲了,他疯了似的赚钱,他不管别人的生死,只要能抢就抢,他已经失去了道德。他自私、他贪婪,他为过上好生活执迷不悟,不择手段。所以,他的思想扭曲化,丑恶化是他堕落的台阶,为他的堕落引路。语段六:祥子在面对自己爱的小福子,和自己的利益时,他选择了自己的利益,选择让自己过上好日子。他有强大的个人主义的思想,他坚定的维持自己的利益,这也未小福子的死做下铺垫,而他的个人主义思想更是推动他彻底堕落。
所以,与其说祥子的堕落,不如说是精神一步步丑化,灵魂一步步堕落。因为他的思想由愚昧到个人主义末路鬼,他的追求由痴迷到疯狂,所以祥子堕落了。
(四)组合语段七、八、九
这三段主要记叙了以祥子为代表的底层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及剥削阶级的压迫。
语段七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悲惨境遇。祥子也是百姓中的一位,祥子在他们的影响下丧失了奋斗动力,最终成为了这样生活极其艰难的人。而这样的人正是在剥削阶级的压迫下才变成一个生活艰辛的行尸走肉。语段八:孙排长与孙侦探是同一个人,这样的角色设置揭示了一个社会哲理:在黑暗的旧社会,对老百姓的剥削何时都不会消失,与个人恩怨无关。孙排长两次对祥子造成沉重的打击,是导致祥子走向灭亡的直接原因。语段九:祥子在拉车时淋雨,可是客人却不管祥子死活,只关心自己的利益。该段典型具体的体现了剥削阶级对底层劳动人民无情的压迫,是祥子一步步走向灭亡的社会原因。总而言之,劳动人民的穷苦生活使得祥子精神上发生了转变,而老百姓悲惨的生活是以孙侦探为代表的上层剥削阶级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压迫造成的,社会黑暗腐朽是祥子走向堕落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