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听了那么多的的道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为什么呢?当然是因为你只是听了,随随便便听了看了,而没有在日常生活中去做呀。知行合一才是真理,实践才能出真知呀!
怎么才算是过好这一生呢,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但能够在日常琐碎的生活中感到幸福,应该是很多人想要的一种状态吧。
幸福感本来就是一个抽象的词汇,每个人对他都有自己的认知。
今天呢,二胖就在看完了这几本书之后,总结了以下几个能够提高普通人生活幸福感的几个小技巧,那我们就分别来看看吧。
影响幸福感获得的因素包括外部和内部
从外部来说的话,首先是人际关系,工作中的同事关系、家庭中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朋友之间的情谊、爱人之间关系的这些人际关系的处理都会影响你幸福感的获得。下面就是几个小技巧。
1、课题分离
所以对于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根据《被讨厌的勇气》中阿德勒的哲学来说,我们要学会“课题分离”。
对于人际关系中的苦恼,首先去思考这是“谁的课题”;然后进行“课题分离”,将自己的课题和别人的课题划分清晰的界限,并且不要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尽量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思考是谁的课题的时候,只要考虑“这种选择的结果最终由谁承担”,就像日常生活中的99%的事都可以用“关你屁事”和“关我屁事”来解决。
给大家举个例子。
朋友不听劝非要和渣男谈恋爱,你是左劝右劝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结果还是没拦住。千万不要在朋友受伤之后有“我早告诉你”和“都怪我没拦住你”的想法,当初那是她自己的选择,我们也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了,结果是悲是喜都是她自己选择的结果,都要她自己承受。
不干涉对方独有的生活之道,是自身获得幸福感的一大方法。
2、人事分离
同时根据《多维度思考》中,你也要将你自己和问题区别开来。很多人会因为搞砸了一个项目,就开始无限的自我贬低,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这就是错误的思维方式,因为一件事的成功和失败并不是单一因素决定的结果,这个项目的失败只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不足,只要去改进这一个不足就可以了,千万不要因为一个小小的失败而完全否定自己。还有如果一个人因为你做的不好的一件事情而对你本身进行人格打击,这时候可以果断回怼并且转身离开,不要和这些人有太多交集,他们真的很习惯性的去打击别人。
3、给生活做减法
对于外部来说,还有一个方法是给生活做减法,信息爆炸督促我们每天马不停蹄的生活,但停下来认真想想,哪些是真的必须做的事情,永远刷不完的短视频,回不完的信息,看不完的新闻,聊不完的八卦,还有做不完的工作,每天的生活兵荒马乱,却又一无所获,很大程度是因为我们想要的太多,贪心是进步最大的敌人。想要看完所有的剧、想要做这个然后又发现另一件事也没做,一整天忙着赶时间做事,晚上又熬着夜放松,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疲惫,何谈幸福感呢。有人说,到了一定的年纪,我们要拒绝无意义的酒局、虚情假意的朋友、过多的物质欲望和不切实际的痴心妄想。这些不必要的事情的减少,确实会增加我们的幸福感。
对于内部来说,幸福与否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我感知的结果。你要接纳自己,包括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只有在正确且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之后,你才能更好的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提升自己的幸福感。
1、找到兴趣
人生很长,你要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只要能让你保持热情,可以涉猎广泛的兴趣爱好,主要的是去做,而不是只是想想,继续拿手机打发无聊的空虚寂寞。
2、保持清醒
《知否知否》中,明兰祖母曾告诉明兰,一定要清醒地活着,这句话也送给每一个想要人生更幸福的人,只有保持清醒,我们才能专注于重要的事情,而不被生活中那些不重要的的事情包围,用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情,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这就要求我们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了解事情的本质,找到对你自己来说真正重要的人和事,不被别人的只言片语所影响。你要清醒的了解你没必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
3、不苛求自己
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成长是需要过程的从青涩懵懂到睿智成熟。我们总会仰视一些人,那么不可避免我们也会俯视一些人,那对于自身,我们是采用何种视角呢,最好的选择是平视所有人,没有人完美的契合你的所有需求,你也不可能完全契合别人的需求,所以接受别人优点的时候也要做好接受别人缺点的准备,厌恶别人的时候也会想要赞赏他的某些行为品质。
同时不要用过高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说句不好听的,谁人背后不说人,而谁人背后无人说,以非人化的过高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容易陷入自我怀疑的漩涡里不能自拔。
《夺冠》中有巩女皇饰演的郎平说过一句话:我们以前打比赛,老是背着个大包袱,成天就说拿冠军拿冠军,拿了亚军就算失败了,现在我不这么想,我就要轻轻松松的去打比赛。这就是放过自己,在自己最舒服自在的状态下才能够更大程度的激发自己的潜力。
增加幸福感是一个过程,关键是要用宽容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外界和自己,哪有什么完美无缺,接受这个不完美的世界和不完美的自己,持之以恒的去发现生活中的小幸福,保持对于生活的热情,然后去做,知行合一才是真知,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