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如何做到吐气如兰,齿如瓠犀?

图片发自简书App


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这是曹植《洛神赋》里的句子,语意指女子吐气如兰,令人神魂颠倒茶饭不思。《诗经.卫风.硕人》中形容美女牙齿齿如瓠(hu)犀,即指牙齿要如同葫芦籽儿一样整齐洁白。那么问题来了,中国古代没有现代的牙膏,牙刷,口香糖,等一系列的清洁口腔的工具。那些古代美女有可能做到吐气如兰 ,齿如瓠犀吗?如果诗词里说的是真的那么她们是怎么做到的?

首先,古代用于刷牙的材料有很多,主要有末粉、盐、 明矾水、茶水、酒、搽牙灰、牙粉、古方牙膏等等。下面就详细介绍一下其中的几种。

末粉是将不溶性硬质物磨成细末状,入口清漱齿根。秦朝时有用石砖末的,汉朝时有用瓦磨成粉的。据说还有动物骨粉的。现在有些牙膏的成分中就含有盐,这种配方还是从古代遗传过来的,兑盐水来漱口,是古代很常见的方式了。盐水漱口能清洁、除口腔异味、消减牙龈发炎。

茶也是古代人用来漱口的材料。中国人普遍都爱喝茶,茶水本身就有脱牙垢的效果。饭后用浓茶漱口,既可清除牙齿缝中的食物,有利于坚固牙齿,又有清热解毒、化腐去淤的功效。

牙粉也是唐宋就有的,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就记录过配制牙粉,用松脂和茯苓做原料,晒干捣末,拿小筛子筛后以器具装起,储作漱口用。‍同期著名科学家沈括也配制过牙粉,原料为苦参,同样晒干捣末并筛细。沈括还提倡用牙刷器具,蘸清水,洒上牙粉以刷。

古方牙膏,古代就有牙膏了?对,没错,就是牙膏。关于牙膏,北宋末年,洪刍编《香谱》,收录了十几个牙膏配方,这里只说三个昂贵配方,绝对保口气清香,以实际行动做到吐气如兰:

1.沉香一两半、白檀香五两、苏合香一两、甲香一两、龙脑香半两、麝香半两,以上香料捣成粉末,用熟蜜调成糊。

2.黄熟香、馢香、沉香各半斤,檀香、零陵香、藿香、甘松、麝香、甲香、丁香皮各三两。以上香料捣成粉末,用苏合香油和熟蜜调成糊。

3.龙脑香、乳香各半斤,青盐二两,一起捣成粉末,用熟蜜调成糊。

早在公元6世纪的南梁就雕刻于石碑的口齿乌髭(zi),用皂角、荷叶、青盐等各种药物研熬而成,对牙齿有增白留香、消炎镇痛作用,还兼可乌发美容。效果比如今的药物牙膏还要神奇。口齿乌髭实在可说是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药物牙膏。

中国最早的牙齿洁具是杨柳枝,在晚唐时期,那时都把杨柳枝泡在水里,要用的时候,用牙齿咬开杨柳枝,里面的杨柳纤维就会支出来,好像细小的木梳齿,很方便的牙刷。古语“晨嚼齿木”就是这个来源。 也有青盐用布或者手指,在不然上面提到的古代牙刷,用这些蘸了,擦牙齿,然后用清水漱口。 还有酒 盐 醋 杨柳嫩枝。

真正的牙刷是起源于南宋,那时的牙刷是用骨、角、竹、木等材料,城里已经有专门制作、销售牙刷的店铺。在头部钻毛孔两行,上植马尾。和现代的牙刷已经很接近了。

End:不用打赏,喜欢和关注就是对我最大的奖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现代科技无所不能,我们不仅能洗牙,还能牙齿矫正、牙齿美容,很多牙科诊所也靠此发了大财。 古人虽然技术上落后的多,但...
    深思独想阅读 514评论 0 0
  • 从小到大,我们看过了无数古装剧。 什么稀奇古怪的事儿,也都在剧里见过。 唯独一件事,99%的人或许都闻所未闻。 那...
    柳余恨阅读 3,020评论 49 40
  • 前两天看《古今医鉴》,读到一个有意思的小方子:“孩儿茶四两,桂花一两,南薄荷叶一两,硼砂五钱,上为末,用甘草煮汁,...
    少点盐栀子阅读 1,320评论 1 18
  • 《逆风飞扬》奥数践行记录2016.11.25 一、猜猜数字 1、地铁寻人游戏:上周末出去搭地铁,就跟娃说玩个游戏吧...
    杨子城堡阅读 276评论 0 1
  • 感恩我们祖国的地域辽阔,让我们能够同时感知四季的变迁,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东海的碧波,帕米尔高原已是群星闪烁。当北国还...
    郑州豫昌鸿侯喜梅阅读 22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