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晨在江边漫步的时候,都能看见三、五老者在悠闲的垂钓。那份惬意,我是无法体会,因为我是个急性子,要静静地、耐心地等待那鱼儿咬钩,我是耐烦不住的。
而且,据说,当鱼儿咬钩的时候,不能立即收线,而要放线,特别是遇到大鱼,如果猛地收线收竿,则线竿是承受不住要断的。必得顺着鱼儿放线,让鱼在水中蹦跶挣扎得筋疲力尽了,再慢慢将鱼收将上来。这其中,颇有技巧。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这诗描写的是早春二月孩童们放风筝的快乐场景。这样的场景,在我小的时候,并不那么畅快。放风筝是件不易的事,要让那风筝飞得高远,是需要技巧的。
当我成为父亲,且孩子到了放风筝的年纪的时候。我买来了大风筝,在孩子放学后,便来到公园里,尝试着放风筝。
公园里有一些放风筝的老爷爷,在他们的帮助指导下,我们的风筝飞了起来,飞得又高又远。
这放风筝跟钓鱼是很相似的,这收放线是颇讲技巧的。这线虽在您的手中掌握着,但您却不能想当然的为所欲为,您得顺着线头那一端的势头而动。
如果您一定要任性妄为,那结果便是,线断了、竿折了、风筝落了、鱼儿跑了。
这样的生活常识教育我们,切不可想当然。我们要想掌握技术、技能、技巧,得从观察、了解、掌握对象的规律着眼着手,而不是凭空的想象。